与佛不期而遇
汪增阳在山路与阡陌交接的小溪上,在眼波一样的秋水中,躺几扇退休的石磨。它们被遗忘在深秋寂寞的田野里。清凉的溪水叮咚地绕过它们;浮萍顺着涟漪向它们默默致敬之后,恋恋地离开它们。
我觉到它们的落寞与凄凉,一丝冷冷的秋意伴随着枯黄的落叶飘飞在夕阳的晚景中。
突然,石磨们对我说:“朋友,你不必为我多愁善感。”
诚然,我们今日的默默无闻与昔日的辉煌有巨大的落差。在凡夫俗子看来,我们也许应该生出一些被人遗忘的伤感。确实,想当年,哪一户农家离得开我们?没有我们,他们的玉米粉子饭便只是愿望;逢年过节,村村寨寨都会响起石磨的交响曲。经过我们的工作,豆腐、粑粑、绿豆粉……才能摆上节日、庆典的酒宴,人们满意地离开酒席的笑脸便是对我们工作的嘉奖。
朋友,人类逃不脱生长,健壮,衰老,死亡的宿命,我们亦然。经过几千年的辉煌贡献之后,我们和舂米的石碓、碾坊的石碾、染坊的石辊、药房的石杵……先后退休。这,标志着,人类石器时代的彻底结束。我们为人类的进步感到高兴。再过数百年,那时的人定要为路上水中奇怪的石头感到惊讶。我们会成为博物馆里的文物。人类是不会忘记为他们做过贡献的任何一件器物的。
目前,人类用不着我们了,但是,我们还可以做一块坚定不移的铺路石。我们可以躺在水中,让路人跨过小溪时,不被冷水浸脚。能如此,便已知足了。
听了他们的话,我的脸有点发烧。石磨比我高尚之处在于他们知道自己能做什么,知道自己今天该做什么。知足者常乐,没有我们的诸多忧愁与怨尤。
从不烧香拜佛的我,今日却有幸与佛不期而遇。面对退休的石磨,便觉遇见了佛——“觉者”、“知者”。我心中的佛便是对别人,实施善心与爱心;对自己,清心寡欲。佛教诲我:欲望是痛苦的根源;欲望与痛苦成正比。欲望越多,越大,痛苦便越深,越重。不择手段地满足自己欲望者,罪孽便极其深重,永远沉沦于苦海中挣扎,不能自拔。佛,不是呼风唤雨的神仙。佛是自己觉悟了真理,大力传播真理,让他人觉悟真理,自己身体力行真理,言行一致,功德圆满的伟大人物。往昔,有人告诫:世界上有许多不准任何人怀疑的真理。不过,现在,我顽固地相信佛的教导。我认为:人类除了善待他人,善待世界万物,克制自己的欲望即“舍己为人”之外,其余的都是假理。
我在这些退休的石磨面前伫立良久,默默地向他们献上诚挚的敬意。
他们依旧深情地目送溪水流向不知名的远方,依旧等待着任何一位路人踏过它们的肩膀,让人们舒适安稳地跨过小溪。
当我从他们肩上踏过时,心格外小,脚分外轻。我不是从退休的石磨身上踏过,而是从佛的身上踏过。我跨过小溪,走在前面的小路上,对佛,永远心存崇拜与感激。
2007年10月13日 "石磨比我高尚之处在于他们知道自己能做什么,知道自己今天该做什么。知足者常乐,没有我们的诸多忧愁与怨尤。"
-------如是我闻:佛在心中,心即是佛,佛即是心! 我心中的佛便是对别人,实施善心与爱心;对自己,清心寡欲。!!! 從平凡中見證不平凡的人生哲理。
因爲我們是人,平凡的人,所以就會有很多的煩惱,現代人更是如此,生活中的希望(欲望)有時會讓我們迷失方向,好在有佛心、佛言,自覺和不自覺摻合在我們生活中,讓不安的心靈得到片刻的寧靜,尋囘正確的目標。
感謝增陽本家讓我們分享難得的感受,這种感受需要時間和心靈完美的交叉才能得到。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