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天文科普网络委员会秘书长汪克敏
作为国家级天文台,中国科学院天文台将成为这次卫星探测的主要接收和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天文科普网络委员会秘书长汪克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次发射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卫星对月球表面进行探测,探测的结果为人类所利用,这也标志着我国进入外太空领域探测星球的第一步。“因为有很多地球上稀有的金属元素能在月球上找到。”另一方面,也可以从月球上对地球进行观测,为今后长期观测建立基础。汪克敏还告诉记者,这次绕月卫星离月球最近将达200公里。这样能够对月球的表面情况进行探测,拍摄到高清晰的月球照片。
“作为中科院天文台,我们主要是对这次探测的结果数据接收处理和研究,不久我们也将发布此次的研究报告。”
此外,中国绕月探测工程专家在国防科工委网站的在线访谈中说,中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后,卫星需要10-12天可以飞到月球附近。“‘嫦娥一号’设计寿命为一年,执行任务后将不再返回地球。”据透露,“嫦娥一号”拍摄的月球照片也将会对外公布。
另外,汪克敏说,“嫦娥一号”卫星离地球有40万公里,在地球上用肉眼根本看不到,即使用我国现有的最大口径光学天文望远镜也看不到,因为其最大反射面积只有30平方米左右。 咋不弄几个机器人上月球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