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凡尘 发表于 2007-11-8 12:32:38

寻根路漫漫

寻根路漫漫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我的故乡在远方••••••
      小时候,每当我听到这悠扬而又略显悲凉的歌曲时,心里总是无数次地问自己,我的祖籍在哪里,祖上的故乡在何方?那里的山川风貌可美,那里的亲人生活过得怎么样?无奈求学的道路艰辛而漫长,哪有心思去探访。走上了工作岗位,接着便是成家、敬业,工作和生活重担在肩,越发显得紧张和勿忙。
    光阴虚度,岁月增长,步入不惑之年以后,寻根的意念渐渐爬上心头。由于家父的早逝,关于祖籍的渊源只有片言只语萦绕脑海心田。依据母亲的口头讲叙,从2001年春节起,开始了举步艰难的探寻查访。虽说国有史载之,家有谱传之,可我的祖父是从江北一担箩筐挑来的,到哪里才能寻到我的家谱呢。于是,询访近亲远房,翻阅书山文海,收集传说故事,遨游茫茫国际互联网。工夫不负有心人,2002年初,得以与住桐城市服亲建立联系,到这时才知道,祖籍地仍在桐之西乡。因开发区建设征地,迁祖坟时方与服亲互访。这年夏天,我们游文都、拜文庙、走进了六尺巷,感受了数百年独领风骚的桐城派文脉,领略了龙眠山、境主庙水库的旖旎风光。噢,原来祖宗生活在这样一个山川秀美、民风淳朴、文风鼎盛的好地方。
    后来,在本地宗亲的帮助下,终于寻觅到家谱的踪迹。经过两次拜访,得以摄回卷首、卷末之影像,回家后,精心整理并打印装订成册,视为珍宝收藏。闲暇时,正襟危坐,潜心研读,方知我祖以“孝悌力田为根本,诗书忠厚为贻谋。”;原来我族称高林汪氏且“汪洋千顷,氏永皖江。子姓蕃衍,代有闻人。”
    了解了家史,寻根的心情更加迫切。2005年后,多次上网发帖,诚心盼望认祖归宗。然而,互联网虽已将世界连成了地球村,可祖籍地的人上网太少,既上网又热心家族事业的人更少,发出的帖子似石沉大海,杳无音信。许是祖宗显灵,今年仲秋,两年前的寻亲帖,被祖籍地的一位长辈发现,并很快传来佳音,祖籍地的宗亲已在续修宗谱而且快要接近尾声,热切希望散居九州的高林汪氏子孙,早日能把宗谱续上。紧接着,祖籍地派人来访,散居族人派代表赴桐城双港,参加新增题派评审大会,继而前往永上村汪家坂祭扫始祖坟茔,拜谒祠堂旧址。这一天,双港第一楼内,来自省内外的上下七代人欢聚一堂,开怀畅饮,舒心交流,既有我们实现认祖归宗的喜悦,又有家族宗谱将竣的欢畅,每个人的快乐心情都溢于言表,特别是我们这些第一次回到始祖地的人们,真的有些留连忘返了。
    寻根的路虽然漫长,可艰难走过后,我们寻到了根,认祖归宗的愿望终于成为了现实。作为高林汪氏子孙,我们一定要为家族的复兴献计献策,高林汪氏也一定能重振雄风再铸辉煌。
                                                   2007-11-8

龙眠久子 发表于 2007-11-8 15:17:34

领略了龙眠山、牯牛背水库的旖旎风光。

一粒凡尘 发表于 2007-11-9 13:15:45


领略了龙眠山、牯牛背水库的旖旎风光。


谢谢龙眠久子本家,应为境主庙水库。

亮翁 发表于 2007-11-9 14:53:55

"寻根的路虽然漫长,可艰难走过后,我们寻到了根,认祖归宗的愿望终于成为了现实。"

   一粒凡尘 本家认祖归宗的愿望终于成为了现实,可喜可贺!

还有很多宗亲认祖归宗的愿望尚未实现 ,希望也能认识到:寻根的路是漫长的,甚至是曲折的,可艰难走过后,也一定能寻到根,认到祖,归到宗!

丹山碧水 发表于 2007-11-9 20:21:42

祝贺“一粒凡尘”本家寻根,认祖的愿望实现! 

汪洪能 发表于 2007-11-10 00:05:47

可喜可贺!“一粒凡尘”本家寻根认祖的愿望能顺利地得以实现!真是祖上积德呀!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寻根路漫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