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只是后人清明节时的祭墓文
个人以为: 像古代皇帝祭泰山文,朱熹归新安扫祭远祖墓文都是比较精短的. 文短不表不隆重,古代皇帝登基\\传位等等,文章都很简练,文长容易使跪拜静听的人生厌. 至于生平之类概括叙述就可以了. 而我们越国公之所以历代褒封,也是因为他的"保境安民",这对于当今的台湾\\西藏问题也应有所启示吧.浅薄无知之见,惭愧惭愧,得罪冒犯之处,敬请各位本家见谅........................
我参考各位本家意见,撰得一文如下,见笑见笑.................... 本次拟祭,仅限于汪华公子孙?抑或以汪华研究会的名义?名不正则言不顺。仅限于汪华子孙,似有排异之嫌。汪华是属于全徽州的,当然也是全世界汪姓人的,最好不能把汪华孤立于汪姓一家,要让徽州贤达和所有崇拜汪华、研究汪华的人参加进来,让汪华恢复到当年在徽州历史上的地位。 引用第12楼汪兴吾于2008-03-31 17:35发表的:
本次拟祭,仅限于汪华公子孙?抑或以汪华研究会的名义?名不正则言不顺。仅限于汪华子孙,似有排异之嫌。汪华是属于全徽州的,当然也是全世界汪姓人的,最好不能把汪华孤立于汪姓一家,要让徽州贤达和所有崇拜汪华、研究汪华的人参加进来,让汪华恢复到当年在徽州历史上的地位。
兴吾本家说得好!
不能把汪华孤立于汪姓一家,要让“六州”民众和所有崇拜汪华、研究汪华的人参加进来,让汪华恢复到当年在六州历史上的地位! 对这次祭文稿的讨论,可谓是最认真和最民主。见识了,学习了,敬佩了,赞美了。
楼主的底稿,格式全面而内容广泛; 振亮本家的修改稿,使底稿趋于顺口和精确; 胜忠本家的文稿,简练而重点突出; 光裕前辈的文稿,特别顺口而有新意; 书生本家的文稿,也很优秀和新潮; 裕凯本家和兴吾本家的意见,都很有道理。
相比之下,我认为:以光裕前辈的文稿为基础,吸纳兴吾本家的意见,略作修改为佳。 美文,前辈果然高手。纠正一个错误,台湾是统一问题,不是回归。 已改"回归"为"统一'. 谢谢指正! 只需突出的是"汪氏宗族的一次盛会",其他词语不必那么直截了当的,因为我们不是组织政治活动 17楼言之有理,这次只是一次盛会,借清明之机祭祖,不是组织政治活动.故再次作了修改.希望诸位本家抓紧最后两天,把它修改完好. 我参加、我签名,谢谢楼主。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