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溪坦川一支,本家快来看看
大家好,我们这正在修谱。老谱上写的我们是建公后,请大家看看我们的世系。为什么我们这的建公后才传到我89世?(其他快的不知道多少世了)55世 前跟有一支一样的,我抄过来了:
第45世
建 公 (623—682)华公长子。字子尚。唐高祖武德六年癸未(623)二月十三日钱母生。沉毅有度,博综群籍。仕至宣德郎、北朗州都督府法曹、参军,著能绩,除沔州杞王府咨议参军。宋、元历封忠惠侯、崇德衍福广佑王。高宗永淳元年壬午(682)卒,年六十,葬歧山县东北凤凰堆后。配萧妣。子六:处修、处约、处正、处冲、处纳、处俌。(按:约,怀谱作“的”,误。)
第46世
处修公 建公长子。字士修(或曰“字以敬”)。为扬州别驾。配程氏。卒葬云岚山第二坞。子:鼎。
第47世
鼎 公 处修公子。字国用(或曰“字震卿”)幼负神明,弱冠立朝,不避强御,唐中宗(684、705-709年在位)时为殿中侍御史,人惮畏之。配郑妣。子二:世美(怀谱作“美”)、世纯(怀谱作“纯”)。
第48世
世美公 鼎公长子。字象贤。幼聪敏,形神秀发。举进士第,为河北节度使颜真卿从事。真卿曰:“从事神明之胄,后必富贵。”嫁之以女。迁主客司员外郎,知制诰翰林学士。子三:璹(shu)、珏、琦。
世纯公 鼎公次子。
第49世
璹 公 世美公长子。
珏 公 世美公次子。
琦 公 世美公三子。字伯玉。人敦厚,美丰仪,善属文。唐德宗贞元八年壬申(792)举进士。陆宣公贽器重之。历仕监察御史、吏部郎中、知制诰。配冯妣。卒葬歙平辽乡寺堨(e)住畔。二子:凝绩、丕绩。(唐德宗贞元八年,旧谱作“唐贞观元年”,误。凝绩、丕绩,旧谱作“续、绩”。此并据扬州谱改。)
第50世
凝绩公 琦公长子。字巨公。性宽大,貌端严,文学出于天资。试礼部,举进士第,为掌书记、知制诰。三世俱在词苑,时人美之。配程氏。卒葬汪村居第后。子:质。(按:凝绩公,旧谱作“凝续公”,此据扬州谱改。)
丕绩公 琦公次子。(按:丕绩公,怀谱作“凝绩公”,误。)
第51世
质 公 凝绩公子。字纯甫。先世居绩溪县登源。因黄巢乱,公避居旌德之新建。配王妣。子:融。(按:凝绩公子,怀谱作“续公子”。误。)
第52世
融 公 质公子。字昭德。配李妣。三子:秀山、丽山、巨山。均居新建。
第53世
秀山公 融公长子。子三:震、焕(扬州谱作“涣”)、太(扬州谱作“泰”)。居新建。
丽山公 融公次子。
巨山公 融公三子。自51世质公避居新建,至是,复还绩溪登源故居。子三:亢(一作“元”)、刚、恒。
第54世
震 公 秀山公长子。字子春。配赵妣。子:思立。居建德。
焕 公 秀山公次子。(按:焕,扬州谱作“涣”。)
太 公 秀山公三子。(按:太,扬州谱作“泰”。)
第55世
思聪公:(泰公次子迁坦川)
始迁祖 思聪公传:
公讳思聪,姓汪氏。唐越国公元嗣杞王府法曹谘议建公裔也,其上世由歙迁旌之新建;为旌德人公復由新建而迁坦头为诸汪始迁之祖……
我们这一支,55世后有蝉联七进士的,“策名天府,书香世家”。
为什么我才第89世? 其他支都快100世了? 这个问题产生的原因很多,有祖先排行先后、结婚迟早、生育迟早、生男生女先后不同等等,不奇怪,很正常,只要世代不错就行。我是爽公后,57世濆公与你的51世质公是同时代人,而我与你又是同时代人,但都是汪氏第89世。 打个比方吧。2的1次方和3的1次方相差1,2的2次方和3的二次方就相差5了,如此下去,差距就越来越大了。假设某人家庭条件好,很早就结婚了,并又很早就生了儿子,而同龄人某人结婚迟,并且生儿子也很迟,那么这两个人的孙子可能相差很大岁数了。如此下去,就会出现楼主所说的现象了。当然,不能这么简单的回答,影响世代的原因还有很多。 55世思聪公?
兴吾公整理的资料:
54世震 居建德。字子春。著《岐黄标本论》。娶绩溪赵怀仁公女。生子二思立思言
泰 生子二:思成、思明。 思成,思明 有谱传下来吗?
我家的谱就是思聪公啊 兴吾公整理的资料:
在哪里可以查看下? 汪伟康 本家:
我是俊公后——旌德义门——87世,大(泰)字辈。在家网上还结识了一位84世与我曾祖同辈的本家。 我祖上是从旌德 新建迁来的,不知道旌德有这个村或镇没?
义门本家好,请问你现在还在旌德吗? 引用第5楼汪伟康于2008-04-06 17:10发表的:
兴吾公整理的资料:
在哪里可以查看下?
http://www.iwangs.com/bbs/read.php?tid=989&keyword= 不可思议,竟然还有84世,也不知为什么?还有本家能接受,其理由还蛮充分的,我提议对发的特别慢的支系.能否按照世系和出生年月相比照.一代一代地往下排,查清是否有漏代现象.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