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华著作→渔梁坝
这坝是汪华在隋末唐初所造 这里也是我们古徽州的水口 横跨明清两代雄霸商界四百多年之久的徽商就是从这里走出去的 如果没有这渔梁坝也就没有徽商辉煌在当时来说这里是能够供徽商从水上唯一可以走出去的水路关于渔梁坝简单说下渔梁坝位于歙县城南1公里处的练江中,是新安江上游最古老、规模最大的古代拦河坝,距今已有千年的历史了。它横截练江,使坝上水势平坦,坝下激流奔腾。坝南端依龙井山,北端接渔梁古镇老街。这条老街至今保存完好,是典型的徽派民居布局,窄窄的青石板路往河边侧有许多叉口,拾级而下,使可下到渔梁坝。 渔梁坝可蓄上游之水,缓坝下之流。无论灌溉、行舟、放筏、抗洪,消防都可兼而利之。坝长138米,底宽27米,顶宽4米,全部用青一色的坚石垒砌而成,每块石头重达吨余。它们垒砌的建筑方法科学、巧妙,每垒十块青石,均立一根石柱,上下层之间用坚石墩如钉插入,这种石质的插钉称为稳定,也称元宝钉。 这样,上下层如穿了石锁,互相衔接,极为牢固。每一层各条石之间,又用石锁连锁,这样,上下左右紧联一体,构筑成了跨江而卧的坚实渔梁坝。坝中间有开水门,用于排水。国家著名古建专家郑孝燮先生说渔梁坝的设计、建设和功能,均可与横卧岷江的都江堰相媲美!站在石坝上,举首四望,气象万千,尽收眼底。坝上碧波如镜,鱼翔深潭,小舟拨浪,激起涟漪,恬静安闲。坝下乱石嶙峋,浪峰咬石,实为壮观。 请重新连续发。这样你方便,大家看着也方便。 这项伟大的古代水利工程,应该申报世界物质文化遗产!
Re:汪华→渔梁坝
伟大不朽的工程,祖先聪明合理的设计和能工巧匠们辛劳智慧的结精,给我们后人留下的珍贵遗产!他经受了一千多年的激流冲刷,大浪撞击,仍然坚如盘石,巍然不动!......想想我们现在的豆腐渣工程,是否能经历50年?还是一百年? 真是山清水秀啊 那天下午我也到渔梁坝看了看,据说天下徽商都是通过这河流走向世界的,从而才有了世界各地的徽文化文明! 先有渔梁坝,后有徽文化,没有渔梁坝,哪有徽文化?
这个1383838439本家非同小可,一鸣惊人! 历千年而不朽,震古烁今,堪与都江堰媲美而各占千秋。汪华公,真伟人也!期盼汪氏后有来者。 华公惠政利民举措之一明证也,功同日月明,绩与天地俱。 “这坝是汪华在隋末唐初所造。 这里也是我们古徽州的水口, 横跨明清两代雄霸商界四百多年之久的徽商就是从这里走出去的 。如果没有这渔梁坝也就没有徽商辉煌!”
期待搂主能把“坝是汪华在隋末唐初所造”的相关文字佐证发上来。
1383838439本家了不起!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