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方录一行来老徽州寻根祭祖
前不久,浙江省浦江县虞宅乡西塘村汪姓本家代表一行14人(均属爽公之后九十二世和九十三世裔孙),在汪方录的率领下,利用双休日,乘自驾车来老徽州寻根问组。6月14日(星期六)清早从家乡出发,10时许到达黄山市。随即在汪明裕、汪根法的陪同下,驱车前往歙县云岚山隆重祭祀汪华先祖。午后以较短时间参观歙县古城,着重看了古歙州府衙前的“二十四根柱”等古迹。然后又奔赴绩溪大庙汪村,参观了司马公祠和忠烈庙遗址,并与当地本家核对了宗谱。回到歙县后,又寻访先祖迁出地溪头镇金锅岭村。沿桂林至溪头公路行至洪口村问路后,再沿着崎岖泥泞的机构路找到金锅岭村,与村民进行热情交谈。这个村是在深山里的一个年代较久的小村庄,从村口的水口树看,至少也有几百年历史。他们虽然没有了解清楚先祖的情况,但终于亲自到了先祖迁出地,看了村容村貌,也就算是了却了心愿,心满意足了。回到屯溪已经是晚上8时。第二天,他们离开黄山市,再前往江西婺源大畈寻访先祖地。当天还要回到浦江县,许多人要赶在星期一上班。他们这种不辞辛劳、长途跋涉,专心寻根访祖的精神,令我们感动。
这次汪方录本家还带来一本从网上购买到、印刷精美的《粤东美德乡汪氏族谱》(2001年新修),并把这本族谱赠送给了黄山市汪华文化研究会,与家族共享。
附图片 附图 图片 寻根祭祖,天地真情!
寻根之旅会越来越热 我们本是同根生 王墓遗址立了文保碑,太好了 2008年6月14日,浙江省浦江县虞宅乡西塘村汪氏九十ニ世九十三世一行十四人前往安徽歙县寻根问祖。在此期间,承蒙黄山市汪华文化研究会会长汪明裕、副会长汪根法本家的热情接待,特别是会长汪明裕本家,虽已七十高龄,且身体条件也不允许,但自始至终陪同我们寻根问祖。使我等深为感激。
虞宅西塘汪氏目前仅有百人,但在此扎根已近一百五十余年。从祖辈传言只知来自微州,却从未得到考证。此次通过汪氏宗亲网才得以证实越国公汪华即是我们第四十四祖。我们怀着对先祖的崇敬之情来祭拜他,这是我们的孝义之道。
如何发掘和保护汪华之文化遗产是我们每一个汪氏后人义不容辞的责任。目前汪华文化研究会巳做了大量工作,汪华墓已被列为歙县文物保护单位,对汪华墓祠的恢复重建工作已提上议事日程,这就需要当地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汪氏后人的齐心协力,才能使得汪华文化发扬光大、汪华精神代代相传。
汪华文化的研究不应局限于对其人其事的研究,他是一种文化图腾和精神寄托,我们应以此为契机,广范联系海內外汪氏后人,进行座谈交流,既文化交流,又可进行工作交流、感情交流、事业交流。我建议在汪华文化研究会的基础上,不妨成立汪氏宗亲联谊会,各省市县成立分支机构,以利于筹集资金,用于汪华墓祠庙的重建工作,或局部地区发生重特大灾害时,可以汪氏宗亲联谊会名义给予持援。
汪华是安徽人的汪华,汪华更是海内外五百万汪氏后人的汪华。我们要让我们的先祖风光再现,更要让我们的后人生活更加美好!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