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月
发表于 2008-8-3 15:41:12
故事有进展了,听我细细说来。
山中月
发表于 2008-8-3 15:49:32
很久很久以前,孔灵也不叫孔灵。
相传是在唐朝太和年间,有碑文记载,那时村子叫叶里,在方圆百里,都是很有名的庄子,也很富有,叶里的叶氏的从来不务农,以经商为主。
有一年,叶里的壮汉全部出村了,回来的时侯,弄的跟奔丧一样。抬回来了九口棺材,棺材里装满了黄金,还带回来了九头金水牛。回来后将所有黄金埋在了一个很深的山谷中,现在叫九牛山。进去的人,再也没有出来过。
一夜之间,整个叶里村突然不见了,男人,老人,小孩,女人都不见了,连块瓦和砖都找不到。没过几天,在对面的山坡上,一个村子出来了,这便是现在的孔灵村,全村都姓孔,据说是为了守护那些的宝藏。
孔灵有一书生,他娘亲是位瞎子,她最大的心愿是想去京城摸一下皇宫,书生知道皇宫不是一般人能去的,就是状元也要皇帝宣了才可以去。书生很孝顺,22岁了,才华横溢,很多姑娘喜欢她,她都没有所动,他暗下决心,要达成母亲的心愿,从此三年没有出门半步,他想一名天下,才有机会去趟京城。三年后的秋考,姓孔的书生果真考中了状元,看到了皇宫。
状元回乡了,他用锄头挖遍了九牛山的每一个角落,找到了传说中的那九口棺材,请工匠造了一座“皇宫”。状元便带上亲娘上路了,状元为了不露出破绽,每天抬着娘亲,在村子外面来回走。一日娘亲问了,孩儿呀,这是哪里了,状元说,我们已经到了七里岗了。又过多日,娘亲又问了,孩儿呀,我们到哪里了,状元说。道九里坑了,离京城只有九里了。这就样,他们围着村子转了一个多月,终天娘亲摸到了“皇宫”,娘亲摸着每一根柱子,娘亲也听说过,说皇宫有100根柱子,每一根都心里数着,当娘亲摸到100根时,微笑着离开了这个世界。
没有不漏风的墙,皇宫的事让皇上知道了,便有了开头的故事。
皇宫后来就改成汪家祠堂 。
孔灵有一条河,每年都要涨大水,学生上学要过河,没办法,大概在2000年前后,村里为了造桥,把汪家祠堂卖给浙江人了。据说这个汪家祠堂很大,有的柱子二个人都抱不过来。记载叶里村的石碑现在还在这座桥上。
最近,村子里姓汪的一老房子,很大的老房子,别人出价300万也不肯卖,听说用清水洗掉墙上的黄泥,露出了很多壁画,有西湖十景。房子的主任叫汪育兵,40多岁,是位教师。
山中月
发表于 2008-8-3 16:38:04
这个是我在故园发徽州发帖后,一位26岁的孔灵当地人看到后给我的资料。
都边君
发表于 2008-8-3 17:36:26
"没过几天,在对面的山坡上,一个村子出来了,这便是现在的孔灵村,全村都姓孔,据说是为了守护那些的宝藏。"看来,这里的孔是"孔方兄",不是孔子的姓吧.
"大概在2000年前后,村里为了造桥".故事发生在"唐朝太和年间".
查<年表>,未见"太和年间",只有"大和元年",为公元828年,唐文宗李昂.
那也只有在1200年以前.
这个传说的故事性很强.
山中月
发表于 2008-8-3 21:53:00
引用第13楼都边君于2008-08-03 17:36发表的:
"没过几天,在对面的山坡上,一个村子出来了,这便是现在的孔灵村,全村都姓孔,据说是为了守护那些的宝藏。"看来,这里的孔是"孔方兄",不是孔子的姓吧.
"大概在2000年前后,村里为了造桥".故事发生在"唐朝太和年间".
查<年表>,未见"太和年间",只有"大和元年",为公元828年,唐文宗李昂.
那也只有在1200年以前.
这个传说的故事性很强.
1:不好意思,怪我我描述不清,这里的2000年前后是指8年前,即二零零零年。
2:“太和年间”,和“大和元年”。我历史没学好,太和大和我也不知道,有可能是这位提供资料的26岁年轻人打字失误。
都边君
发表于 2008-8-3 23:26:42
"叶里的叶氏的从来不务农,以经商为主".看来,该是个叶灵村.
是个"假汪村",也是个"假孔村".
对吗?
山中月
发表于 2008-8-4 08:08:52
引用第15楼都边君于2008-08-03 23:26发表的:
"叶里的叶氏的从来不务农,以经商为主".看来,该是个叶灵村.
是个"假汪村",也是个"假孔村".
对吗?
根据故事来看是这样的,但这个叫叶里村的,说有碑文记载,这就很奇怪了,虽然我没亲自看到那块石碑。
汪胜忠
发表于 2008-8-13 11:24:09
这个故事还真有趣,但是不明白的是,汪王的称号应该是从宋开始的吧,在唐朝的时候还没有能够与皇帝平起平坐的地位吧?
waubrey
发表于 2008-8-13 13:24:16
这个故事很有趣,不知这地方如何去呀?自驾车去方便吗?
汪兴吾
发表于 2008-8-14 08:29:32
唐朝还没有祠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