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新安 发表于 2008-7-23 14:54:20

【代发帖】汪道显先生文章:炎帝、黄帝、周武王及鲁成公

                                                      炎帝、黄帝、周武王及鲁成公
                                                                           汪道显
      一、炎帝与黄帝:少典国君之妃名安登者生二子,长曰石年,生于烈山育于姜水,以姜为姓,称炎帝;其弟名世嗣,为少典氏诸侯。
   少典国君之妃名附宝者在轩辕丘生轩辕氏,长于姬水又以姬为姓,此黄帝也。
单从上面这点资料无法判断黄帝是不是炎帝后代。
      二、黄帝与周武王:黄帝所生儿子中:
      兄昌意——生子帝高阳氏——骆明——鲧——禹
      弟少昊——生子峤极——帝喾,喾有四妃,其中
      元妃有邰氏,生稷,为周之始祖
      次妃陈锋氏女曰庆都,生帝尧于丹陵
      三妃有娀氏曰常仪,生子帝契,后转立尧为帝
      所以尧帝、禹帝包括舜帝都是黄帝后代。由上也看出周文王周武王均黄帝后代。
      三、周武王与鲁成公:周武王为天子后封其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国。从周公旦到鲁成公经二十多世的传位,中间有兄传弟、弟传侄,也有宫廷内部互相残杀斗争,但都是周公旦后代内之间斗争。最后僖公——文公——宣公——鲁成公黑肱——长子襄公,次子姬汪鲁。所以汪鲁是周公旦后代,也应该可以说是周文王后代,当然也是黄帝后代。
      (以此短文改正过去对同宗的错误回答,并请同宗谅解)

汪兴吾 发表于 2008-7-23 17:52:10

道显先生对汪氏文化的研究与执著令人赞叹。但他执着地称始祖为“姬汪鲁”确实令人费解,因为谁也不知道“汪鲁”的出处,大家希望看的是原文图片,只要那一处的图片就行,不然大家对这一称呼总觉得别扭。麻烦会长转告一下。

汪光裕 发表于 2008-7-23 21:09:18

同感。支持兴吾本家意见。

九华星云 发表于 2008-7-23 21:22:14

http://www.iwangs.com/bbs/read.php?tid=4419&fpage=4

都边君 发表于 2008-7-24 12:26:07

从黄帝到姬汪
《史记·五帝本纪》引《帝王世纪》注释,说炎帝“神农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有蟜氏女,登为少典妃,游华阳,有神龙首,感生炎帝”。
楼主在短文中说“少典国君之妃名安登者生二子,长曰石年,生于烈山育于姜水,以姜为姓,称炎帝”。炎帝的母亲成了“安登”。
我们一般都从《史记》说:炎帝的母亲为有蟜氏女,名任姒,应该叫做:蟜任姒。
今天四川省受地震之灾的茂汶地区的羌族,是炎帝的正统后裔。

seadog60 发表于 2008-7-24 16:02:02

僖公——文公——宣公——鲁成公黑肱——长子襄公,次子姬汪鲁?
僖是黄帝之子12姓(姬、酉、祁、己、滕、葴、任、荀、僖、姞、嬛、依)的第9姓,有防风氏、汪芒氏为其后裔,汪姓是其分支姓氏。笔者认同这个说法吗?请问:有确切史料可查吗?
而姬是黄帝的嫡系第一姓:如何推出“姬汪鲁”?如何自圆其说呢?
另:玄嚣和昌意是黄帝的两个世系,高阳氏是昌意系;而帝喾是玄嚣系。

都边君 发表于 2008-7-24 16:21:50

《史记》开宗明义说:“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正义》按:“黄帝母曰附宝,之祁野,见大电绕北斗枢星,感而怀孕,二十四日生帝于寿丘。” (寿丘,今山东曲阜)。黄帝的母亲也为有蟜氏女,名附宝,应该叫做:蟜附宝。
据《国语·晋语》记载:“昔少典娶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从这里知道,黄帝在姬水地区发迹,因以姬为姓。炎帝在姜水流域立业,因以姜为姓。
学界对于“少典”有不同的说法。一说“少典”是人名。一说“少典”是氏族部落名称。郭老倾向于“氏族部落名称”说,他在《中国史稿》中说,炎、黄是少典部落的两个胞族。这种观点是符合炎、黄出生时的那个原始社会的群婚制时代的。蟜附宝“感天”生黄帝,蟜任姒“感神”生炎帝。蟜附宝和蟜任姒当系有蟜氏族中的姐妹族。

都边君 发表于 2008-7-24 16:48:25

黄帝有一妻三妾(四妃):正妃缧祖(西陵氏女)、方雷氏、彤鱼氏、嫫母氏。
《史记·五帝本纪》记载:“缧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
另据《索隐》等记载:黄帝有四妃生四子。西陵氏女生昌意。方雷氏女生青阳(玄嚣)。彤鱼氏女生夷鼓。嫫母生苍林。
《史记》又说:“黄帝二十五子,共得姓者十四人。”
我们从《史记》说。应该重视姬姓的两个祖传人——姬玄嚣和姬弃。

都边君 发表于 2008-7-24 17:04:02

姬玄嚣,青阳人,黄帝的嫡长子,但因德薄不得继承王位,被降居江水,建立江国,姓江氏,一度姬姓失传。到玄嚣之孙姬喾,史称帝喾,姬姓才恢复名望,登上了统治地位。帝喾生四子:挚、弃、契、尧。
相传帝喾传位于挚。挚立九年,为政不善,让位给尧。

都边君 发表于 2008-7-24 17:49:55

姬弃,是尧的异母兄弟,为我国五帝时代的农业专家。
姬弃的后代多能人,如其七代孙姬公刘,十六代孙姬dan(檀字去木)父 (古公dan父)。dan父之孙姬昌威望更高,到商代末年,周族四边的40多个部落都自愿归附周族,服从姬昌的领导。姬昌统一了西北地区不久,就从岐山迁徙都丰。周族势力的强大,使得纣王不得不封姬昌为“西伯”(伯者霸也,即西方的霸主)。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代发帖】汪道显先生文章:炎帝、黄帝、周武王及鲁成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