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胡开文”牌--屯溪胡开文墨厂厂长汪培坤
<p> 2001年9月28日,汪培坤整体收购国有企业屯溪胡开文墨厂。谈及此举,汪培坤坦言,除了与自己平生所学、所好相关外,关键是看中“胡开文”这一金字招牌。他觉得,作为自己这一代人有责任把这一传统品牌发扬光大,而不是销于无形。</p><p> 汪培坤14岁从师学徒,研习砚台雕刻技艺,后辗转漆器厂、工艺厂、工艺美术所等企业,于1991年正式走上砚台生产的个人创业之路。其间,涉足过房地产,又开了一家规模较大的珠宝公司,而发展旅游一直是自己的孜孜以求。汪培坤说,当时涉足房地产,已做了许多前期工作,正因听说胡开文墨厂改制,他便毅然中途退出,举资而入墨厂。如今,地价翻了数倍,若他不退,即使转手地块亦能获利无数。但汪培坤对此并不后悔。他认为,坚定地走自己的路才是有价值的一生。汪培坤补充说,制墨并无多大赢利空间,但保护并打好“胡开文”牌意义重大。“胡开文”这一品牌在各地尤在东南亚美誉度颇高,其涉及领域不仅是墨,也包括茶叶等。故在这一优势品牌下延伸产业链,做强旅游产业,前景广阔,譬如建胡开文纪念馆、胡开文碑林园。现在,汪培坤又与深圳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共建中国黄山开文国际旅游广场。汪培坤将着力整合旗下产业,真正打好“胡开文”牌。汪培坤笑言,自己平素不打牌,所好惟文房四宝及营商一事。相信,以汪培坤的定力,做强“胡开文”品牌并非纸上谈兵</p><p> 汪培坤也有一些困惑,如“胡开文”商标尽管已经注册,但目前市场上赝品甚多,打假难度极大。“唐墨”是一款创新产品,但遭遇如前所述。另外,胡开文墨传统配方属国家级机密,随着以前技术人员的流散,保密问题日渐凸显。汪培坤真诚地表示,老字号不能丢呀。</p> 胡开文墨真是金字招牌,看到本家收购,很开心。。 <p><a href=\"http://www.freehead.com/viewthread.php?tid=114770&extra=page%3D1&page=1\">http://www.freehead.com/viewthread.php?tid=114770&extra=page%3D1&page=1</a></p><p /><p>香墨斋专售精细油烟(屯胡独有)</p><p /><p><font size=\"3\">精细油烟(墨皇和墨圣),烟料为厂家自己点烟。由屯胡厂的国家级民间工艺师汪培坤主持研制的。烟料及工艺的成本都很高。因为烟料纯正,对胶得法,上手类同陈墨,入纸无火气。<br /><br />“墨皇”之后,屯溪胡开文对配方做了些改动,名为“墨圣”。墨色沉厚滋润,感觉通透。</font><br /></p> 屯溪发现1946年制抗战胜利纪念墨黄山市屯溪区档案馆工作人员最近在整理馆藏史料、文物中,发现了一锭保存完好的抗战胜利纪念墨。
该墨长16.3厘米、宽4厘米、厚1.2厘米,重125克,为1946年10月由徽州休城屯溪镇胡开文义记(即现今屯溪胡开文墨厂)制。墨版正面为描金雕刻的中华龙并衬托着“胜利墨”三字,背面文字主要记载了纪念墨制作的缘由和意义。上书:(民国)三十五年(即公元1946年)夏,奉命修芜屯路以利复员,承曾峰指导暨同仁苦干迅速抢通。以徽为产墨名区因制胜利墨作八年抗战纪念。
据屯溪胡开文墨厂厂长汪培坤介绍,此墨由国产漆烟等珍贵材料精制而成,集雕刻、造型等艺术于一体,成为一种特种纪念艺术珍品。由于采用裱心纸包装,纪念墨虽经数十年,依然色泽黑润、历久不褪。据悉,近日该厂又发现了几锭胜利纪念墨。(通讯员 汪华红)
来源:《安徽日报》
创建时间:2005年9月14日7:39:03(责任编辑:王丽娜) 中国安徽屯溪胡开文墨厂
http://www.hukaiwen.com.cn/ 热烈祝贺汪培坤整体收购国有企业屯溪胡开文墨厂! 望这一金字招牌在汪培坤手中发扬光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