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心为茶农服务五十春——记黄山芳生茶业公司董事长汪芳生
<p><br>转载自:<a href=http://www.cteac.com>中国茶城网</a><br><br />诚心为茶农服务五十春——记黄山芳生茶业公司董事长汪芳生</p><p /><p><a href="http://news.cteac.com">http://news.cteac.com</a> 时间:2005-4-11 点击: 6次中国茶城网<br /> <br /> 茶叶专家、康艺名茶(工艺茶)发明人、黄山市科委退休干部汪芳生承五代家传制茶经验,融现代先进制茶工艺,从理论到实践,不断总结经验。多年来为把制茶技术贡献给茶农,在其子汪徽州的大力支持下,每年拿出大量的财、物,送茶叶科技下乡上门,办培训,让茶农掌握名茶采制的技术。<br /> 汪芳生是1982年入党的老党员,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的活动中,他将思想落实在行动上。2005年3月11日后,汪老又不顾年老体弱,先后带着茶叶科技资料、茶样、工具、挂图等长途跋涉去深山茶区,在黄山市政协、市教委、黄山市委、市军分区、市司法局、市扶贫办、市林业局、市平安保险公司、休宁县等有关单位的支持下,免费讲解黄山特级毛峰、1至3级毛峰、康艺名茶、炒青、烘青等名优茶采制茶叶的技术,共有2000多人次接受了学习、培训。免费发放了大量学习材料、茶样。<br /> 根据日程安排,3月份共计5000多人次参加了学习培训。他每次的精彩、生动、易懂的讲解,深受广大茶农和有关领导干部的好评。他的无私奉献、为茶农办实事、好事,为提高茶叶质量、发展有机茶,团结广大茶叶工作者,讲诚信、保名牌商标,为做大、做强黄山茶业等不怕苦、不怕累做了大量的工作。<br /> 早在1964年,他在黄山汤口茶站工作期间,曾多次亲自到桃花峰、松谷庵等名优产茶区、初制厂,做示范、现场操作,免费指导黄山服务队茶农,要求黄山特级毛峰要按高标准采制,并解决了历来难解决的茶蒂问题。优异的黄山特级毛峰质量,受到中国茶叶进出口总公司的赞扬。1979年,汪芳生调入溪头区黄村茶站,1983年调任溪头区茶站任站长兼评茶员,他将一手好的黄山毛峰制作技术,成功地推广到生态非常好的黄山山脉歙县原溪头区的袋岭、上黄音坑、木岭后、仙人石、南云山一带。1980年,这里新推广采制的黄山特级毛峰与各产地采制的黄山毛峰集中到原歙县茶叶公司审评室,在23个茶样的评比中,新推广开发的黄山毛峰、黄山银钩评为第一名,1986年、1987年,黄山特级毛峰、黄山银钩先后在福建福州、北京商业部召开的名茶评比会上,双双获得全国名茶称号。这是汪芳生利用多年经验结合现代采制名茶技术,多年来认真攻关,精心采制,坚持数年如一日奋斗的结晶。<br /> 汪芳生从茶校到农村茶叶科研第一线,踏实工作,节假日从未休息过,多年来跑遍了黄山毛峰、烘青、炒青等名优茶、名产地茶区的山山水水,他采制名优茶技术总结的录音资料、书本为茶农带来大量宝贵的财富,特别是他发明的“芳生绿牡丹”、“锦上添花”等百种康艺名茶专利技术成果,先后荣获国际、国家、省、部30多项大奖!他为茶区人民的致富,突破茶叶产品造型的历史,发展与各国人民的友好关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受到中外广大消费者、有关茶叶专家、领导的高度评价,并被中外媒体广泛报道。<br /><br>转载自:<a href=http://www.cteac.com>中国茶城网</a><br></p><p /><p /> <br>转载自:<a href=http://www.cteac.com>中国茶城网</a><br>康艺名茶香飘东瀛——康艺名茶发明人汪芳生参加日本世界茶叶节大会侧记
http://news.cteac.com 时间:2004-12-10 点击: 1次中国茶城网
2004年11月3日,世界茶叶节大会在日本国静岗县隆重举行。应世界茶叶节组委会和日本中国茶会会长黄安希女士的邀请,中国国际茶研会赴日代表团成员、康艺(工艺)名茶发明人汪芳生带着康艺名茶、黄山毛峰、祁红等精品参加了这一盛会。
出席大会的有来自中国、印度尼西亚、土耳其、日本、越南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各国众多名茶亮相大会。会上展示了世界名茶及与茶相关的商品、化妆品、茶食品等;有芽茶、片茶、粉茶、茶汁饮品、各种茶制食品和茶具;还举办了茶讲座、茶学术研讨会等等。让人惊喜的是,展馆二楼大厅有一个指示牌上写着康艺(工艺)名茶发明人汪芳生现场茶艺表演字样。
这个300多平方米的大厅里,放满了桌、凳,讲台上展示着“锦上添花”、“孔雀开屏”、“大展宏图”等样品和冲泡开的各种新奇精美的康艺名茶。汪芳生精神焕发,身穿洁白的工作服,衣袋上印着中国黄山芳生茶业红字醒目大方。两名日本女茶艺师身穿漂亮的礼服,佩戴康艺名茶彩带到场助兴。
康艺名茶新、奇、美的造型,优秀的茶质,大大吸引了外国朋友,他们把汪芳生紧紧围住问这问那。汪芳生从中国众多景区的良好生态环境讲到丰富的有机茶园资源。他说,世界各国茶树、制茶技术都是从中国引进的,中国从传统到现代高科技制茶飞速进步,名茶品种很多。介绍了质量一流的我国十大名茶中的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祁红、六安瓜片等之后,他重点介绍了康艺名茶的形成、发展过程及特色。他说,康艺名茶集饮用、观赏、保健于一体,具有色绿、毫显、香高、汤清、味甜、形美六大特色。康艺名茶有100多个品种和名称,从“吉祥如意”到“珍贵手饰”,包含了人生各个时期可供选用的康艺名茶礼品。汪芳生还对各品种的构成、造型、品质特征、冲泡方法,包装、运输、贮藏等要点作了解释。他的现场演示和生动的讲课内容受到世界各国到会听众的好评,为中国茶争了光。
<br>转载自:<a href=http://www.cteac.com>中国茶城网</a><br> <br>转载自:<a href=http://www.cteac.com>中国茶城网</a><br>
安徽黄山:“汪芳生”牌“满天香”获国际金奖
http://news.cteac.com 时间:2005-7-21 点击: 8次中国茶城网
2005年7月3日,黄山芳生茶业有限公司接到由美国国际茶业科学文化研究会主办的第五届“国际名茶评比”会上传来的喜报。由主办方聘请日、中、韩等国家和地区有关权威性评茶专家组成本届“国际名茶评审委员会及监委会”通过密码严格评审、化验、评比、用高标准、优中选优等多项筛选,“汪芳生”牌“满天香”名茶以她极佳的品质登上了第五届国际金奖的宝座。这是黄山芳生茶业有限公司“汪芳生”牌的康艺名茶“孔雀开屏”、“锦上添花”、“海贝吐珠”、“红牡丹”、“芳生绿牡丹”等系列名茶第七次荣获国际级名茶精品的桂冠。
据悉,“汪芳生”牌“满天香”名茶,是康艺名茶(工艺造型茶)发明人汪芳生的父亲、第四代茶叶传人汪金大于1938年创制。当时以高山深谷优质野生茶芽为主,手工创制,上市后一直受到费者高度赞扬并积极订购。1950年,由于需求量逐年增大,汪金大开始培植生态良种茶树,提供可靠的高级芽叶原料,经总结祖传茶艺精华,融现代科学技术为一体的精心采制,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计划生产,以保证市场畅销的“满天香”名茶应有的色、香、味、形俱佳特色。“汪芳生”牌“满天香”名茶具有色绿润、显毫、高香、汤清、味鲜、出汁快、叶底嫩绿完整、耐冲泡,有益人体的营养含量高,易保鲜、包装、运输、携带方便等特点。现在“汪芳生”牌“满天香”的卓越品质伴着她的大名,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选购。每500克“满天香”名茶最高价卖到3000多元,一般的都在千元左右,市场上供不应求。产品畅销国内外,同时还被选为赠送外宾的精选礼品用茶之一。
“汪芳生”牌各种康艺名茶不仅造型巧夺天工,而且她的茶质只要你享受一次,就会终身难忘。为什么这些名优茶能如此吸引人,主要妙招是生态和良种、原料高级,加工精细清洁卫生,技艺高超,从茶园到茶坯按高标准,每一个工序一丝不苟、严格把关。公司对质量主要是抓源头,狠抓基地、茶厂建设和组织管理,坚持不懈。大宗名优茶早就定位在黄山山脉原祖传的高山峻岭间一带新老茶园发展优势上。这里土质、生态特别,所产的黄山毛峰、康艺名茶等多年来曾多次评为国际、国家级名茶,芳生茶业有限公司加大了名优茶开发,充分利用一年四季云雾、花草茂林环绕之间的茶园为基地,抢抓机遇,大力发展培育这里的有机良种茶园,并就地建茶厂,购买不锈钢机械,一条龙规范配套加工,直接进包装,索道空中运输,彻底切断了低山次品茶的混入,确保了“汪芳生”牌各种名茶的品质和畅销。
<br>转载自:<a href=http://www.cteac.com>中国茶城网</a><br> <p>科技专家 实业富民――记黄山绿牡丹发明人汪芳生 </p><p /><p>2007年04月23日08:33 </p><p /><p>汪芳生发明的“黄山绿牡丹”。此茶泡开后成牡丹花盛开状,集观赏、饮用、保健于一体,造型巧夺天工,突破世界茶叶造型,被中外茶叶专家誉为“21世纪世界名茶科技造型的一大创举”。 </p><p /><p /><p>人民网讯 记者汪冬莲报道:四月的黄山,杜鹃花开,茶香阵阵。今年三月胡锦涛主席访问俄罗斯时,送给喜欢品饮中国绿茶的普京总统的国礼茶――黄山绿牡丹,就出产于黄山的歙县茶区。 获得国家专利的黄山绿牡丹,是中国茶大家族中的一枝奇葩,具有“色绿、毫显、香高、汤清、味甜、形美”等特点,是全国产茶第一县歙县科学技术实验站原站长汪芳生于1986年发明的。汪芳生发明该造型茶后,又相继研发出系列工艺造型茶一百多个品种,并将这些专利技术无偿传授给茶区的茶农,成为茶区农民脱贫致富的好帮手。这些工艺造型茶,比同质地的普通绿茶增值6倍以上,为当地深山区的茶农增收起到很大作用,被山区茶农誉为“茶叶科技扶贫楷模”、“茶人师表”。1999年,汪芳生退休后,注册成立了黄山芳生茶叶有限公司,专门从事工艺造型茶的的生产与销售,并与农户紧密联系,形成研发+农户+企业的绿色产业模式,产品出口到100多个国家,成为国际茶叶市场上的一大新亮点,黄山芳生茶叶有限公司也因此成为黄山市龙头企业。 黄山绿牡丹生产车间一角。经过生产车间的深加工,黄山绿茶增值六倍以上。 来源:人民网新农村频道 (责任编辑:庄红韬) </p> 值得汪家人高兴的事,茶业市场得发展和兴旺离不开他们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