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眠久子 发表于 2009-3-7 19:49:16

苏州娄门内北街汪氏世系供参考

44世,铁佛公
53世,起祖,叔和公之子。唐明经,公字志高,号秀山。自四十七世祖守松公居歙州婺源县之凤亭里(现地名婺源县珍珠山乡黄砂里),至叔和公世处其地,唐开成间,公挟琴书将之京,至休宁县西遇友人宋士元于道,邀至其家即今之旌城村也,公乐其山川幽秀,遂卜居焉,隐不仕,以明经教授学者,负笈云集。卒葬十三都二保旌城之孔径岭凹戍山辰向,后十七世孙宋合门宣赞舍人世贤立石表墓,明嘉靖间封君顾斋复华表迄今犹存。
配宋公女,卒葬与公合墓。
生子一,温。
旌城村在今徽州路休宁县西里仁乡第十三都二保,南至大溪五里,东至休宁县五十里,居人旧多持节典郡故以名村。


54世,温,起祖公之子。公字和之。
配宋公女,卒与公合葬旌城湖石(土太),坤山艮向。生子一,子明。


55世,子明,温公之子。公字聪甫。
配项公女,卒与公合葬旌城枫香林。生子一,润。


56世,润,子明公之子。唐处士,公字良卿,天下丧乱,公隐居耕学,非其力不食,弦诵克然。
配戴公女,卒与公合葬枫香林。生子一,恭。


57世,恭,润公之子。公字敬德。
配戴公女,卒与公合葬旌城查木坞口。生子一,云。


58世,云,恭公之子。公字天章。
配宋公女,卒与公合葬旌城横山下小坞口。生子一,仍。


59世,仍,云公之子。公字贯之,卒葬枫香林东坞内。
配程公女,卒葬旌城孔径大林坞头。生子二,珦、琯。


60世,珦,仍公长子,字子珍。居祁门。生子一,绍。
60世,琯,仍公次子。公字自律,卒葬旌城木坑,其地东坑西*,*山丁向。
配戴公女,卒葬十三都石坑,戴明经梳洗楼基,癸山丁向,后九世孙宋武翼大夫,主管建昌军仙都观世贤公立石表墓。生子一,兴。
宋沿唐制,武阶供备库使,至和初,始改为武翼大夫,在郎阶之上。
宋始有祠禄之官,以佚老优贤,熙宁三年,诏在外宫观成都府玉局观建昌军仙都观,并依嵩山崇福观置管勾及提举官,如分司致仕例从便居住六十以上者,听差毋过两任。


61世,绍,珦公之子。居罗木岭,鹏鹄源派。子,员。
61世,兴,琯公之子。公字思文,卒葬枫香林正山,艮山坤向,六墓合表。
配吴公女,卒葬孔径大林低穴,艮山坤向,三墓合表。生子三,可荣、可闻、可潮。


62世,员,绍公子,迁居鹏鹄源。现在地名是休宁县汪村镇回源村七甲,现有世德堂。
62世,可闻,兴公次子。公字从之,号实宾,卒葬旌城孔径大林正山头,亥山丙向。
配刘公女,卒葬查木坞口,丑山丙向。生子三,仁赞、仁俸、仁道。


63世,仁俸,可闻公次子。宋进士。公字世禄,卒葬休宁县三十都三保江潭村东盘田常清宫石圆里,坎山丙午向。
配项公女,卒葬江潭村街头朴木下,项家祖宅基,亥山巳向。生子七,文昉、文亮、文泰、文起、文超、文嵩、文珙。


64世,文昉,仁俸公长子。公字有初,宋神宗元丰八年乙丑卒,葬休宁县二十七都二保张坑口蜈蚣形穴,壬坎山丙午向。
配吴公女,卒葬旌城本都三保山背岭下。生子五,坚、潜、良、员、特。


65世,坚,十七公汪坚(1049~1091)字永叔。子三,道生字子由,达字彦诚,汝清字德和。(休宁上资汪氏祖上)
65世,潜,小二十一公汪潜,字时叔。子三,元字元道,义和字公济,隆字从道宋承事郎。(双溪汪由敦祖上)
65世,良,二十四公汪良,字纯甫。祖父世居徽州休宁县西十三都旌城村,宋嘉祐丁酉十月二十六日巳时生,绍圣四年六月十九日卒,葬本都本保石坑黄隆远坞。配吴公女,嘉祐辛丑六月二十六日亥时生,崇宁四年七月初三日卒,葬十一都石潭村亭子头,村南溪潭底坦石如墙,故以名村,今讹为石田云。生子五,友直、友隆、友闻、友端、友章。(桐城南河坂汪氏祖上)
65世,员,二十八公汪圆,字彦方。子二,友迁字进之,友定宋迪功郎。
65世,特,四十公汪特,字彦立。子四,师说,师孟,师尹,师旦。


66世,
67世,
68世,从进公,休宁首源支。
69世,宪(蘸)公,休宁上溪口支。
70世,薰公。
71世,
72世,师公
73世,从公
74世,住仁公
75世,□远公
76世,兆获公
77世,源希公
78世,麟琳公
79世,礼公
80世,世喜公
81世,文思公
82世,守约公
83世,恒德公
84世,士瑞公
85世,大泽公,居休宁潜阜。
86世,高樘公,迁苏州。
87世,承瑛公
88世,元圻公。镇江府学训导、内阁中书、翰林院编修、刑部主事等职。
89世,亮钧公(1827-1910)。字秉衡,号和卿,配范氏。镇江府学训导。

一门三拔贡四知府之元和汪氏,供大家考证。






龙眠久子 发表于 2009-3-8 14:18:31

90世,亮钧长子,凤池,配丁氏。生子二,森宝、树宝。
90世,次子,凤藻,号占吉,字芝房,配黄兰微。生子一,楫宝。
90世,三子,凤瀛(1854-1925),字志澄,字荃台,配张氏、王氏、蔡氏。生八子,长荣宝,次乐宝,三东宝,四子楚宝,五桢宝,六衡(椿宝),七松宝,八相宝。长女梅未适陈师曾,次女梅梧适何元瀚。葬于吴县(今苏州)越溪陆墓山。
90世,四子,凤梁(1857-),字蘭楣,配陆蕙、蔡氏、尹氏。光緒十六年進士,授編修,曾典試廣西,后任四川順慶府知府。曾數次受慈禧召見。
90世,长女,适邱瑞麟
90世,次女,适王润之(同德、炳堃)。
90世,三女,适冯步增。

龙眠久子 发表于 2009-3-8 14:19:10

91世,凤池长子,森宝。生子一,景熙(星伯),女二,华熙适何墨、复熙适王觉民。
91世,凤池次子,树宝。配潘氏。

91世,楫宝(1884-1958),字君济,汪凤藻独子(同辈兄弟中排行第七)。在上海震旦学校读书,辛亥革命后在北京司法部任科员,从此一直在司法部工作,由科员逐级提升至司长。到1927年蒋介石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时升为次长。他是国民党员,抗日战争时随蒋政权到重庆,胜利后,又回到南京。解放南京前随蒋介石到台湾,后死在台湾。著有《民国司法志》。

91世,凤瀛长子,荣宝(1878-1933),字衮甫,号太玄,小字梦珊,汪凤瀛长子(同辈兄弟中排行第三)。自幼颖慧,9岁即读遍群经,文辞斐然。15岁入邑庠,应岁科试,屡居首位,以优等送江阴南菁书院,从定海黄元同游,通乾嘉诸师之法。光绪廿二年(1897)拔贡,廿六年入上海南洋公学,与蔡元培、章太炎等人交往。后留学日本,肄业早稻田大学,并加入国民义勇军。回国后任京师译学馆(今北京大学)教员。三十四年任民政部参议,随民政部尚书徐世昌出关考察,代陈兴利除弊者数万言。宣统元年(1909)任简字研究会会员,次年任资政院议员,协纂宪法大臣。民国元年(1912)任临时参议院议员,次年任从议院议员。三年春,出任驻比利时公使,兼考察宪法。七年调任瑞士公使。11年6月转任驻日公使。20年7月回国后,任陆海空副司令部行营参议,外交委员会委员长。“九•一八”事变前,荣宝即洞烛日本阴谋,上书告危,事变发生后,力陈当局不抵抗之失策,主张坚决抗战。工诗词与考据,书法亦颇有名。著有《清史讲义》、《法言义疏》、《思玄堂诗集》、《汪荣宝日记》等。22年7月于北京富邸病逝,享年55岁。墓在石湖陆墓山,章太炎撰《驻日本公使汪君墓志铭》。妻黄君卣。
91世,乐宝(1881-?),字廉士,凤瀛次子,荣宝胞弟(同辈兄弟中排行第四)。曾为京师译学馆学生,后留学日本,归国后在民政部、大理院任职,民国任大理院总务厅统计科主任、书记官等职。
91世,东(1890—1963),原名东宝,初字叔初,40岁后改现名,更字旭初,号寄庵、寄生、梦秋等。江苏元和人,汪荣宝胞弟(兄弟中排行第八)。继妻陶孟裴。
91世,楚宝(1909~1984),字季琦,江苏苏州人,汪凤瀛四子,汪荣宝异母胞弟(同辈兄弟中排行第九)。民国22年(1933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土木工程系,师从著名建筑家施嘉干,先后参与或主持过湖北金水建闸、昆明中央机器厂、修复青岛大港五号码头以及宿舍、仓库等多种工程,历任技术员、工程师、工地主任及公司经理等职。民国36年任西北农学院教授,后任中华联合工程公司总经理。汪季琦是中国建筑学会和《建筑学报》的主要创始人。配顾清侣。生子,庸熙、建熙。女,二女明熙、小女晨熙。
91世,桢宝,号宁士,瀛五子,排行十二。
91世,椿宝(1914-1993),字衡,汪凤瀛六子,汪荣宝异母胞弟(同辈兄弟中排行第十三)。原国家出版局版权处长,退休干部。1914年8月生于北京。1935年中学毕业后考入上海复旦大学土木工程系,后转入经济系。
91世,松宝,号竹友,瀛七子,排行十四。
91世,敏之,号相宝,瀛八子,排行十七。配张志兰。生子,昆熙(汪笑)、弘熙。
91世,梅未(1882-1913),女,字春绮,汪荃台之长女,汪荣宝妹,陈衡恪(师曾)继室。工刺绣,能诗词,画梅有逸致。病殁北京,

91世,凤梁长子,配袁素玮(排行第五,抱牌位结婚)
91世,凤梁次子,杨宝(?-1958),汪凤梁次子(同辈兄弟中排行第六)。早年东渡日本留学,在北海道学农科。学成后回国,在段祺瑞执政府的农事试验场当场长。辛亥革命后,任农林部司长,后来辞职,被南京民国政府派往日本横滨领事馆任总领事,一年多后奉调回国,之后在南京中央大学任日语教授。育有二子三女。
楊寶(1883——1958),字寰父。鳳梁子。北洋大学学生,札幌农学专门学校毕业生,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农科大学农艺化学科毕业生,农学士,宣统二年农科进士。宣统三年翰林院检讨。留日学生监察员,苏州农业学堂监督,1912年江苏都督府外交司总务科长,1913年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农学教员,1917年任农商部渔牧司司长,1923年农商部农林司司长,1924至1925年安徽省实业厅厅长,1925至1928年驻日本横滨总领事,1931年外交部条约委员会委员,1953年任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91世,梓宝(?-1998),字敬之,汪凤梁三子(同辈兄弟中排行第十一)。抗战前在汉口交通银行任职,抗战时撤退至重庆,胜利后到上海和他的朋友合办了一个矽钢片厂,解放后将厂交给了国家。1962年与陈翔九先生一起将一青铜器德鼎捐赠给了上海博物馆 。此鼎为西周初年成王之器,距今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当年此鼎成为上海博物馆馆藏中的第二大鼎。德所作之器共有四件,其捐赠的便是其中之一,上海博物馆现藏有德鼎和德方鼎,另两件德簋、叔德簋流失在美国。配屠氏。

龙眠久子 发表于 2009-3-8 14:20:00

92世,景熙(1893--1979),名星伯,小名伏生,配陆润庠之孙女、何韵萍。生子二,伯高、坦,女三,汪城、汪圭、汪垣。
92世,孝熙 Roland(1905-1962),字慈明,汪荣宝三子,外交官。早岁赴瑞士留学,入日内瓦大学,先后获法学硕士及博士学位,毕业后归国。民国18年(1929)任国民政府外交部帮办。33年11月,任驻比利时大使馆参事。1950年,任台湾国民党当局“外交部东亚司”司长。1953年任台湾国民党当局驻比利时“大使馆”公使。1959年11月,升任台湾国民党当局驻比利时“大使馆”特命全权大使。1962年12月12日病逝于比利时。
92世,公纪 Charles(1909—2000),字绩熙,祖籍江苏吴县,1909年生于北平,汪荣宝四子。早年随父居住比利时、法国、瑞士,1922年回国。1923年就读于北平俄文法政专门学校。1926年赴日入早稻田大学预科,后升大学部政治经济系。1931年毕业返国,初任行政院整理委员会助理秘书,继任中国银行总行助理秘书。1936年任湖北省政府秘书。1937年任上海市政府秘书,同年随吴铁城去广东,任广东省政府秘书。抗日战争期间,先后任闽粤区宣传专员及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抗战胜利后,任新闻局驻法国办事处处长。1945年被派为国民政府还都接收委员会委员。1951年去台湾,任“中央信托局”秘书处处长。1952任“驻日代表团”副团长,后任台湾东吴大学讲授西洋外交史。1956年任“中日文化经济协会”干事长。1957年兼任“教育部”世界名著编译委员会主任委员。1959年任“中日合作策进会”委员。1963年任“驻马达加斯加大使馆”大使。1965年任“外交部”顾问。1975年应聘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法文系主任。著有《主宰美国命运的幕后集团》、《西方国家的自杀》、《洛柯菲勒家族秘录》、《丁丁历险记》、《朽庐随笔》、《日本史话》等。
92世,学熙(1909—?),女,小名硕生,汪杨宝二女,汪溪二姐。193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毕业后在国民政府财政部任职。抗战爆发后,随财政部西迁,经长沙至昆明。与出生在越南的银行职员郭锦荛结婚,之后随夫去台湾发展。子女都在美国,因夫妇年事已高在台无人照顾,被子女接往美国。1999年汪溪赴美为其九十岁祝寿。
92世,汪溪(1917— )江苏苏州人,原名春熙,笔名一觉。女,汪杨宝小女,小名全生。1936年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7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化学系。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新四军教导总队、抗大五分校教员,《大众时报》记者,《东北日报》记者、编委。1953年后,历任《人民日报》记者、编辑,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采访写作教研室主任,《北京周报》副总编辑、总编辑兼社长,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理事、主席团委员,首都女新闻工作者协会会长。参加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和开国大典的新闻报道工作。《美国的法西斯组织》译著,涉县华北新华书店1947年版,中国国家图书馆存。汪春熙健在,现已九十多岁,仍非常健谈,并写了一本自传《朝左走,向右转》,将于明年发表。

龙眠久子 发表于 2009-3-8 14:20:27

93世,星伯长子,伯高。
93世,星伯次子,汪坦,清华大学教授,配马思琚。子,镇美、镇平。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苏州娄门内北街汪氏世系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