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仕林 发表于 2009-4-10 00:15:50

我以为在汪华文化研究会和宗亲中可以分成两类人群,有的适合做文化研究,有的更适合做具体事务,实干,两相结合,我们汪家的事业会更加辉煌。我们新开的管理群中今天已经讨论了很多问题,很好,对于推动汪华墓的修复有积极作用,欢迎大家参与讨论。

wanghon 发表于 2009-4-10 11:32:56

做好小事情就是为做好大事情铺路。

wangadr303 发表于 2009-4-10 18:31:33

我支持研究会和政府协商逐步修复汪王墓地。只是我们汪氏的人文始祖,也是徽州的人文历史的奠基人。我们在外面的汪氏子孙首先要谢谢守护祖墓的汪氏子孙,建议研究会要扩大影响,号召广大在外地汪氏子孙,大家要出力出钱一起来做这件事。

汪高山兵官 发表于 2009-6-17 10:40:26

群情振奋,众望所归,然而,2009.5.29.实地考察,杂草丛生的徽州太阳神纪念地___云岚山汪华墓,我们
目瞪口呆........

汪华文化精神指引我们不断前进......大家说得非常好,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一定能把汪华文化传承和发扬光大,为徽州复兴作出卓越贡献......但是当地政府要抓紧把汪王墓,庙,祠....等供游客参观,汪氏后裔祭祀场所恢复,建好......
端午节我和三位本家在山风本家的陪同下,来到先祖汪王墓地,与我们想到的大不相同,几年过去,虽然有变化,但不大,仅立了俩块碑,迁走了杀牛场,17座外姓葬入坟墓,已迁出3座,现还有14座,据分析难度很大,清理工作不知猴年马月结束,我们一行百感交集,乘兴而去扫兴而归,........争论的出发点都是好的,这是完全可以肯定,也完全可以理解汪华文化研究会工作人员苦衷......但是,如何把建议变为现实,这就是要靠徽州的本家,加大力度向当地政府做好工作,争取更大程度上的支持,当然前段时间当地本家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看得见的工作,也争取到了当地政府的支持,时至今日我们感觉离完全符合恢复汪王墓,祠,庙等祭祀场所的目标还有很大距离,万里长征才走完第一步.至少有四点不足;1,保护规格太低(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象这样高品位而江南唯一性的稀世珍宝,通过努力一能成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2.破坏很大的汪王墓,祠,庙等祭祀场所至今没有恢复,3,当地政府不够重视(没有认识到其间的商机),4.宣传力度小(没能把汪氏后裔吸引过去,使他们捐资建设).只要人心所向,四海归一,我深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达到宏扬汪华文化的目的,四面八方的财源一定会滚滚流入徽州......

合肥联谊会 发表于 2009-6-17 10:42:45

强烈支持

固始汪德进 发表于 2013-3-14 14:16:18

回 楼主(汪仕林) 的帖子

今日刚看到此篇.本家敬祖睦族之情让人肃然起敬。

另注;此文第十三行中有一句''被唐太宗封为越国公''可能有誤.应为''唐高祖李渊''才对吧.请校正。

汪仕林 发表于 2013-6-11 15:04:25

越国公'是后封的应该是唐太宗而不是唐高祖请专家指正也感谢各位宗亲关注

汪仕林 发表于 2013-6-11 15:09:27

现在又4年过去了 汪华公墓上的乱坟更多了像一个个蛆虫缠在巨人身上,而祖宗望着他的 600万子孙苦闷   什么时候让他昂起头 请所有的宗亲有时间去看看吧

九华星云 发表于 2013-6-11 16:02:06

回 16楼(汪仕林) 的帖子

      德进本家说得对,仕林本家是弄错了,越国公本是唐高祖初封的,谁说是唐太宗后封的呀?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云岚山悲情与希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