筹备成立枞阳汪氏宗亲联谊会的倡议
枞阳汪氏各支始迁祖均来自婺源(时间大致都在元末明初),且为近亲支系。经初步考证,枞阳汪姓有史以来就是枞阳的大姓之一。经六百余年的繁衍发展,枞阳汪姓不仅人口众多,且人才辈出,始终保持汪氏自春秋以降2500多年来名门望族的旗号。因此成立枞阳汪氏联谊会意义深远。本会旨在寻根探源、敬宗收族、加强交流、增进友谊、互相帮助、共同发展。具休细则借鉴汪华文化研究会章程。参照广东省各市联谊会的成功经验,本会设会长一人,副会长四人,秘书长一人,副秘书长四人。希各位枞阳籍汪氏宗亲积极举荐、亦可自我推荐,担任以上职位。条件成熟择日举行枞阳汪氏宗亲联谊会成立大会,本会将以网络为平台,座谈会为纽带,积极宣传和发扬汪氏文化,让汪氏第四十四世显祖、敕封越国公汪华文化在枞阳生根发展。
倡议人:汪礼宝手机13675567156 枞阳汪氏各支始迁祖均来自婺源(时间大致都在元末明初),且为近亲支系。经初步考证,枞阳汪姓有史以来就是枞阳的大姓之一。经六百余年的繁衍发展,枞阳汪姓不仅人口众多,且人才辈出,为枞阳县的经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更值得庆贺的是,汪氏始终保持自春秋以降2500多年来名门望族的旗号。因此成立枞阳汪氏联谊会意义深远。本会旨在寻根探源、敬宗收族、加强交流、增进友谊、互相帮助、共同发展。具体细则借鉴汪华文化研究会章程。
参照广东省各市联谊会的成功经验,本会设会长一人,副会长四人,秘书长一人,副秘书长四人。希各位枞阳籍汪氏宗亲积极举荐、亦可自我推荐,担任以上职位。条件成熟择日举行枞阳汪氏宗亲联谊会成立大会,本会将以网络为平台,座谈会为纽带,积极宣传和发扬汪氏文化,让汪氏第四十四世显祖、敕封越国公汪华文化在枞阳生根发展。
自李氏唐朝以来, 被历朝帝王尊为忠君爱国的典范,享受累朝追封的汪氏宗族第四十四世越国公汪华,是汪氏宗族一位显赫的人物,也是汪氏宗族发展史上一个重大的里程碑式的人物。隋末天下大乱,汪华率众平寇。在群雄割据之时带精兵十万,攻下歙、宣、杭、睦、婺、饶等六州,在歙之乌聊山筑城池,建王宫,建号吴王。治理六州十多年,为政宽宏,远近爱慕,保境安民,政清人和,百姓安居乐业。唐武德4年9月李唐王朝行将统一全国之时,汪华为维护国家统一并使百姓免于战争之灾,主动放弃王位,归于唐朝。唐高祖嘉其顺应国家统一历史潮流,治理六州有功,授予方牧,封上柱国、越国公,持节总管六州诸军事兼歙州刺史。唐贞观2年奉诏进京,授左卫白渠府统军,执掌禁军。唐贞观17年改授忠武大将军,右卫积福府折冲都尉。贞观18年唐太宗征辽,诏为九宫留守,太宗征辽凯旋,下诏嘉其忠勤。贞观23年因操劳过度染疾,太宗亲往探视,并赐太医药。贞观23年3月3日殁于长安,太宗赐黄金数百两,锦缎10床,并派右丞相房玄龄、左丞相褚遂良、礼部尚书黄世仁等文武大臣到灵前代为祭奠。永徽2年,按照汪华遗愿,在八子俊公护卫下,由长安归葬歙北云岚山,谥号忠烈王。同时,朝廷恩敕在乌聊山建汪王庙祀之。此后,江南建起了七十多座汪王庙,每年正月十八汪王诞生日,徽州等江南六州百姓都去祭拜,为花朝庙会,持续近一个月。由于汪华在唐初主动放弃王位归于朝廷,为国家统一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朝廷为臣忠君爱国,立下了功勋,自唐至清历朝皇帝对其先后十一次加封。主要有:宋真宗祥符2年封惠灵公;宋徽宗政和4年赐汪王庙额“忠显”二字;政和7年加封英济王;宋恭帝德右元年加封昭忠广仁武神英圣王,赐汪王庙额“忠烈”二字;元顺帝至正元年封昭忠广仁武烈灵显王;元泰定3年封昭忠广仁武圣英圣王,等等。汪华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均再三封王加爵。五位夫人:钱氏封顺德夫人,受一品服,赐五花冠;再娶钱氏,三封至协德辅顺昭惠妃;嵇氏三封至柔则淑惠夫人;庞氏三封至柔肃顺济夫人;张氏三封至柔淑顺德夫人。在歙县云岚山、休宁万安镇、绩溪登源里、杭州吴山、婺源、上饶等地汪王祠庙,有两幅对联将汪华一生作了高度概括。大门是:“乱世据六州,保境安民,煌煌功业垂千古;治平朝帝阙,忠君爱国,赫赫英名满神州”,横眉是:“生为忠臣”。二门是:“顺天命,顺人心,义起歙州数十城,狂澜独挽;膺藩封,歆庙祀,功昭世代千百载,正气犹存”,横眉是:“死为神明”。汪华生前先后为吴王、越国公;死后被称为汪公大帝,江南保护神,开徽州民族融合、繁衍生息先河的领袖人物,徽州第一伟人等。 支持汪礼宝! 谢谢您!振亮本家。祝愿您健康长寿! 支持,也祝贺成功! 支持 白杨汪总祠在枞阳吗/能参加联谊会吗/ 我的祖籍是枞阳后方合龙村,我来报名,参加联谊!相亲相爱,互助互长!扬我们汪家美名!15858651866,438915426 支持 支持!祝贺!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