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xyzjfc 发表于 2009-5-13 21:19:58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浙江山大陈汪 发表于 2009-5-14 10:54:23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希望大陈早点卓有成效地开展这项工作。

汪志林 发表于 2009-5-14 12:14:25

从什么地方入手,抓住什么纲,预期多久,解决了这些问题就可以做预算了,支持此项活动结合大陈旅游一起筹备!

亮翁 发表于 2009-5-14 13:34:52

汪氏通宗世谱有关资料 ,供参考:

大畈中元公有四子:韶,石,京,敬逢,长子韶迁居常山县半坑。生三子:文、兴、杰,文生礼(礼无后代记载);兴生哲(哲无后代记载);杰无后代记载。

谱上还有一段话:“五十九代韶,中元长子也,慷慨有大志,练习武风,人谓其有祖风,与弟京俱为临川王府记室参军,王爱重之。王以无罪废,韶惧祸,与京奔吴越,依钱氏,子孙散居衢之属邑。”

看来,从韶公起,其后代就开始散居“衢之属邑”了,要查找韶公与普贤公之间的传承关系,还得在衢州内部下功夫。

浙江山大陈汪 发表于 2009-5-14 15:37:09

引用第13楼亮翁于2009-05-14 13:34发表的:
汪氏通宗世谱有关资料 ,供参考:

大畈中元公有四子:韶,石,京,敬逢,长子韶迁居常山县半坑。生三子:文、兴、杰,文生礼(礼无后代记载);兴生哲(哲无后代记载);杰无后代记载。

谱上还有一段话:“五十九代韶,中元长子也,慷慨有大志,练习武风,人谓其有祖风,与弟京俱为临川王府记室参军,王爱重之。王以无罪废,韶惧祸,与京奔吴越,依钱氏,子孙散居衢之属邑。”
.......亮翁说得有理。

wangzejing 发表于 2009-5-14 18:20:29

做好家谱的补缺工作,有利于合宗归源;

亮翁 发表于 2009-5-15 21:07:12

宋畈有韶公派汪氏流芳谱六卷,建议大陈村派人去查阅查阅,也许会有惊喜发现。

wangzejing 发表于 2009-5-18 09:06:06

引用第16楼亮翁于2009-05-15 21:07发表的:
宋畈有韶公派汪氏流芳谱六卷,建议大陈村派人去查阅查阅,也许会有惊喜发现。
亮翁真是热心人。
大陈人感谢您。

wangzejing 发表于 2009-5-18 09:10:18

引用第16楼亮翁于2009-05-15 21:07发表的:
宋畈有韶公派汪氏流芳谱六卷,建议大陈村派人去查阅查阅,也许会有惊喜发现。
希望大陈板块的两位板主先地主和汪凌用向汪衍军书记推荐。

浙江山大陈汪 发表于 2009-5-19 10:04:36

明朝中期宋畈宗谱上说不定有汪普贤以上的记载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