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名人为什么没有我们甘肃陇右王汪世显
我是甘肃陇右的汪姓人氏,相对于南汪,我们太遥远,也没有那么多的诗情画意。甘肃陇右地区在元代由身世显赫的陇右王汪世显家族把持,四川,陕西,云贵等地接受陇右王辖制。家族势力延续明清,出了十王三公,累官者180多人,是元代的豪门巨族,可以说是汪姓自古及今势力最大的时期,权倾西北西南远超过越国公汪华。那时的南汪相差就太远了,为了提携家族势力,汪世显家族有意与南汪联姻,致使汪氏家族在元代成为最为荣耀的时期,我们北汪深为骄傲。北汪的甘肃人各个身高马大,o型血统,是真正意义上的汪姓祖先巨人族的后代,我很少见汪姓人有个头低的,我的爷爷活了90多岁,个头1米九多,我很失败,只有178cm。偶看到家族网,很高兴,可漏掉我们甘肃汪就大大不应该了,汪氏的子孙们不要忘记了汪世显,我们黄金家族的开拓第一人。今天,在甘肃漳县有一片风水宝地,这就是被称为海内第一的我国最大元代墓葬群,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汪氏家族墓地。大概有200多座汪姓墓葬,墓主人包括汪世显,汪德臣,汪良臣等诸多子孙。由于年代久远,坟头早已被当地老百姓铲平种庄稼,但地下的文物价值殊难估计,1973年发洪水,部分墓葬被冲开,有许多价值连城的文物被百姓拿走,这才引起当地部门的注意,但职守墓葬的人还是疏于防范盗墓者屡禁不绝,甚至有河南的盗墓者闻风而来,疯狂盗掘,直到近两年才好转了,许多文物学家梦寐以求的元青花瓷器,或许就在墓穴中!
我走在这片荒滩上,脚下就是一座座的墓穴,里面是一个个的陇右汪氏英雄,或许历史沧海一粟,但对祖先的崇拜是人类的本性,许多的假如也在脑海中绞尽思索,假如钓鱼城之战,蒙哥大汗最亲密的密友,大将汪德臣不死,蒙哥或许也不会因为汪的死而极度悲痛成疾而逝,蒙哥不死那么征战到埃及边上的蒙古大军绝不会西撤,也就意味着不会放过进入非洲的机会,世界历史将改变。
希望本家们多多关注,不要遗忘最辉煌的家族历史而尽去捡拾一些微不足道的粉末。汪氏在今天的陇西早已衰败,几近消失,但只要问问任何一个陇西人对于汪氏的看法,无不异口同声,“书香门第,礼仪之家”。当地还流传一个很广的关于汪家洞传说(略),据说此洞有9重门,里有财宝无数,还有汪氏准备谋反的大量兵器,汪氏封洞前留下的此话“要开汪家洞,直等原人来”汪家洞遗址尚在,不知洞口在何方,但传说流传之广,内容之丰富,故事之完整极为少有,世显得子孙不知究竟埋宝何方。
汪氏本家们,不要忘记啊,我们的曾经!
请点击http://www.iwangs.com/bbs/thread.php?fid=47 对于汪世显来说,汪氏的名人大多了,他只是汪氏名人中的一员,有太多前辈还没有说完,以后就会谈到他的。现在的主题就是研究越国公汪华。只要这个研究好了,我们汪氏才会昭示天下。 北汪是南汪的一个分支,而且是一支值得骄傲的分支。南汪以武德兴家,后世以文见长,宗族繁荣;北汪自唐至元一直以武功显示赫于少数民族地区,自元后迅速衰退。所以研究南汪的资料多、人员多。相信随着时间的发展,人们会逐渐揭开北汪神秘的面纱。 南汪北汪是一家,一脉相传.北汪自唐至清,始终是北方的豪门贵族,名人辈出,为中华民族作出了重大贡献,是亟待研究的.大家要共同努力,撰写出一批高水平的文章来.希望北汪的本家与我们多联系.汪承兴字逸群 go on.... 期待! 论坛里关于汪华后裔汪世显家族的文章已经不少,建议新来的海源本家先看看。如果能提供更多更详细的资料公大家研究更好。 陇右王之世显以及后裔一直是汪家在北方的民族大融合的巨族,就是华祖公第三子远征西北开疆拓土镇守陇西的后裔。元朝是蒙古族的天下,因为通婚因为骁勇善战他们以陇右为基地,独有特权为元朝东征西讨并为当地百姓所拥戴,在西北民族史上享有盛誉,一直是汪家人的骄傲! 昔日的荣耀,共同的骄傲!让我们携手共创汪氏家族美好和光明的未来!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