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眠久子 发表于 2009-11-4 09:11:24

是的,我们曾经论证过。

我桐城南河坂汪氏敦本堂,以铁佛公后裔为中心,在三修时才加入“渡股”(非1752年前后)。限于当时考证条件的限制以及地方宗族势力等多方因素的影响,含混地将“渡股”纳入铁佛公后裔“立贤公”支下,直到四修时仍然是这样。对于“渡股”下又分两支,除亨老这支外,另一支还是不清晰。

我对此谱已经进行了部分整理,你这资料是参阅的,可能也没有看到我们的谱。

龙眠久子 发表于 2009-11-5 09:36:16

桐城南河坂敦本堂所记载的“渡股”世系:
76世,贵。生子五,志善、志道、志德、志仁、志义。
77世,志德
78世,思温
79世,燿
80世,(大兴)、大万
81世,文绶、(文缨、文绚 文绮)
82世,(绍宗)、绍崇
83世,亨

“渡股”以83世世“亨”始迁居桐城新安渡,后与文缨、文绮公后裔合称“渡股”。与插竹巷敦睦堂汪氏家族是近支。

龙眠久子 发表于 2009-11-5 12:32:24

如此论断尚缺乏确切证据,希望士尚先生提供你支八十世前后世系名录,我和靖公都能提供资料可查。
但你所述“渡股”确属十三门之后,只不过与你支较近而已。

龙眠久子 发表于 2009-11-5 18:20:16

黟县西北2公里左右,现地名安川村,有一支铁佛后人聚居区,那里距碧山很近,该支属铁佛公后裔69世仁贤公之后。同治年间桐城南河坂汪氏三修家谱时,将“渡股”含混纳入铁佛公支下,可能与此相关。

公共营养师 发表于 2009-11-5 21:34:41

精神可嘉,很有价值!可以通过旁证、对比,把历史搞得更加清楚。

龙眠久子 发表于 2011-1-26 19:44:02

希望士尚先生提供你支八十世前后世系名录,以便我们查证。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祖籍徽州黟县三都及家族堂号沿革之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