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新安 发表于 2009-12-7 22:13:29

我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家谱

      我的老家在歙县潭石,我父亲早年迁居歙县江村,并在江村娶妻生子。由于父亲早逝,家境极为贫穷,也很少有亲戚来往。我们兄弟四人,对老家情况知之甚少,更无家谱流传。所以我对我的祖上情况一无所知。参加汪华文化研究会之后,一谈起我属哪支、哪世,我无法回答。
      一次在网上得知,上海图书馆家谱数据库存有《吴山潭石汪氏族谱》,一看提要,正是我家的族谱。但如何搞到手呢?我久久思考。后来想到我在上海有个侄儿,是复旦的博士。于是我给他去信求助。他在今年国庆假期抽时间去上海图书馆查询,终于查到这本谱,但是由于年久,已经破烂不能翻阅。图书馆同志答应修复,要花一个月时间。近日,侄儿终于给我寄来了这本族谱的复印本,我喜出望外。
      我仔细阅读,这是乾隆33年修的谱,手抄本,虽然许多地方破损,但主要内容还是清晰的。我是越国公汪华的长子建公的后裔,按照排行,我是汪氏第95代孙。我祖51世质公自绩溪登源迁居旌德新建,55世思立公从新建迁唐模,69世渐公从唐模迁吴清山,73世玉呈公从吴清山迁潭石,玉呈公就是我们潭石汪姓的始迁祖。
      谱上有这样一段文字:“乾隆戊子岁秋月谱告成祠颁排行十六代续后
九十世行 立——九十一世行 本——九十二世行 开——九十三世行 承——九十四世行 源——九十五世行 明——九十六世行 敦——九十七世行 睦——九十八世行 道——九十九世行 以——百世行 正——百一世行 宗——百二世行 永——百三世行 守——百四世行 祖——百五世行 德——”
      从这里正好证明我是“明”字辈,是九十五世。可是我们的后代,由于不知家谱,取名字随心所欲、五花八门,取乱了。不过,“立本开承,源明敦睦,道以正宗,永守祖德”这十六个字则要牢记,并要告知后代,作为家训遵守。
               

丹山碧水 发表于 2009-12-7 22:37:37

祝贺会长,寻宗圆满。

大风 发表于 2009-12-7 22:52:45

祝贺!!

汪才华 发表于 2009-12-7 22:59:21

祝贺啊!!

亮翁 发表于 2009-12-7 23:38:10

那年我到黄山参加汪华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时,,碰到会长问的第一句话是“您多少代的?”他说“我不知道。”当时还真觉得有点遗憾。但今天会长很肯定地告诉我们:他是九十五代的。虽然费了很多周折,但总归是弄得淸凊楚楚了,真是祖宗显灵,可喜可贺!

虚无 发表于 2009-12-8 11:21:15

祝贺祝贺!!

九华星云 发表于 2009-12-8 16:08:37

回 楼主(汪新安) 的帖子

会长辛苦了!您的努力给广大汪氏宗亲做出了榜样,值得学习、值得庆贺!

“立本开承,源明敦睦,道以正宗,永守祖德”,这十六字派文自九十世起用,我想提个也许多余的问题。
请问会长:在您记忆中,您父亲的名字中是否有个“源”字?您祖父的名字中是否有个“承”字?

胖子道生 发表于 2009-12-8 17:17:40

回 楼主(汪新安) 的帖子

祝贺会长找到了根源!

汪济(潜山) 发表于 2009-12-10 23:01:17

祝贺会长,寻宗圆满!

汪明才 发表于 2009-12-22 12:56:34

祝贺会长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我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家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