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受汪明裕本家之托找到的(汪氏通宗世谱)
本帖最后由 汪高山兵官 于 2016-7-14 15:19 编辑 <br /><br />丑中部,辰下部,午下部,寅上部,戌下部共五册,可惜部份损坏大。。。近期努力上传。。。本帖最后由 汪高山兵官 于 2016-7-14 15:19 编辑 <br /><br />58卷前10页。。。
本帖最后由 汪高山兵官 于 2016-7-14 15:19 编辑 <br /><br />第一次。。
可惜呀!
本帖最后由 汪高山兵官 于 2016-7-14 15:19 编辑 <br /><br />我们的先辈编写了(汪氏通宗世谱),现存的(汪氏通宗世谱)经历了战火风雨,破四旧,文革的洗礼,她的每片纸,每个字都是珍宝,都有很多冒死保谱的故事。她是多麽圣洁,多麽神圣啊,我们一定继承和发扬光大。。。。。
回 4楼(汪高山兵官) 的帖子
请问楼主:上面的谱照就是您以前听说的“堂叔家至今还完好无损的保存着二十本(汪氏统宗谱),系乾隆二十年修的”?好像本数和谱名都不相符吗!《汪氏统宗谱》应该是明代汪廷俸主修,是乾隆版汪玑主修的《汪氏通宗世谱》的母本。 有徽州知州江恂的原序文的,估计是汪氏通宗世谱的最早版本,家网上子明下载的是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木刻本。。。
对《汪氏通宗世谱》编纂时间的质疑
http://www.iwangs.com/bbs/read.php?tid=17901
这个版本验证了达梧先生的说法,同时汪玑《遵饬改正通谱后序》文中说的情况,在这版本中也会得到验证。。。
回 5楼(九华星云) 的帖子
本帖最后由 汪高山兵官 于 2016-7-14 15:19 编辑 <br /><br />元月三十日专程去老家高岭,用了一天时间,请堂弟帮忙对所藏家谱作了全部登记,共两套,1,(汪氏统宗正脉谱)二十本,现有八本, 系乾隆二十年修的”...2.《汪氏通宗世谱》是清乾隆四十年木刻本,共三十八本, 现有三十八本, 残缺不全有八本...主修黟邑黄坡族汪嘉祺...金寨大湾保存的那套乾隆四十年版的大面谱就叫《汪氏统宗谱》。
有照片为证:请看右上角“汪氏统宗谱第三卷”,左上边逢“汪氏统宗谱”。 本帖最后由 汪高山兵官 于 2016-7-14 15:19 编辑 <br /><br />也许该套谱篇幅具大,同时有多种板本卬成,故书本形体,板本书法,等不一致,不难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