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国公、开国公后裔的两岸对话
刚接到一个来自台北的电话,很特别。今天是正月十八,越国公的诞辰日。远在台北的桐城梅城汪氏后裔汪昌彬先生给我打来电话。汪老先生早在1992年就回乡收集家族资料,走遍大江南北,1994年编辑成《梅城汪氏宗谱》。此后,更是热衷于公益事业,为两岸寻根问祖提供了许多帮助。最近他获悉汪氏宗亲网,天天查看,尽力在台湾的书库中为大陆宗亲服务。
这是越国公与开国公后裔在特定的日子里的两岸对话。 这是越国公与开国公后裔在特定的日子里的两岸对话。
在正月十八这个很多汪家人默认的“节日”就显得很有意义了
特别可贵的是两岸的本家交流 向汪昌彬老先生学习! 向汪老学习 请问开国公是谁啊? 44世越国公汪华,45爽公,56道安,57源,60知及,65宽一,74文智(迁桐始祖),91汪昌彬
44世开国公汪铁佛,53志高公,60琯,64文昉,65良,68孔怡,69仁贤,80宪(迁桐始祖),92本人
回 楼主(龙眠久子) 的帖子
請問你看過梅城家譜,是老譜,還是我打的電腦版的譜。 我是看了你新编的谱.能否将渊源录第四卷发几张上来
谱 名 [安徽 歙县]汪氏渊源录:十卷
编纂者 (元)汪松寿纂修(1326)
版 本 明正德十三年(1518)歙县仇以才等刻本
装 帧 一册,线装,23×32cm.
说 明 始迁祖:(汉)文和,由会稽迁歙县遂安。
汪氏渊源:汪氏得姓众说纷纭,该谱"汪芝辩""平阳辩""颖川辩"等都给汪氏得姓给出不同说法,无统一定论。该谱以"始祖姓姬氏,名汪,鲁成公黑耾之次子,食采颖川,号汪侯,子孙因以汪为氏。"
卷一:叙谱、原姓、谱论、周鲁叙系、汪字说、汪芝辩、平阳辩、颖川辩;第二卷:旧谱表、旧谱唐族望勅等;第三卷:五十二代旧谱;第四卷:续谱代表;第五卷:支始图、详亲录;第六卷:垂名记;第七卷:风云记;第八九卷:辞源记;第十卷:古今地理图、古鲁国、颖川图、唐越国公告、唐白渠府统军告、后序、字音。
史料:该谱为元泰定年间所修,全国现藏仅二套,极为珍贵,从内容上看,该谱脉络清晰,考证有据,为众多汪氏统宗谱中的上乘之作,具体内容上,另有大量艺文,如诗文"黄山""西湖"等均是珍贵史料。
其它:版心题"正心汪氏录",从《叙谱》和《后叙》"古歙汪松寿正心叙"和"古歙汪松寿正心书"中可以断定,"正心"当为汪松寿,版心标有"海、突、用、向"等字样,当为刻工姓名。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