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德汪 发表于 2010-5-4 15:06:29

旌德县城大西门

旌德汪 发表于 2010-5-4 15:07:19

也就是西岭脚下

旌德汪 发表于 2010-5-4 15:10:03

在旌德西门(现二中)那一片汪家祠堂很大,后改为旌德第二中学

旌德汪 发表于 2010-5-4 16:53:11

太公名讳汪公天赐    爷爷名讳汪公深林

日落西山 发表于 2010-5-4 17:19:08

旌德汪:
  真抱歉!我所有关于旌德和义门汪氏的知识,全是从图书馆获得的,没有去过旌德,东南西北搞不清楚。从乾隆年间的《汪氏义门世谱》记载看,当时已有108派(分支)。《世谱》上有各支派名称,但没有记载祠堂名。只有孙村的“雍睦堂”,在谱上有反映。因为〈义门汪氏校正世谱〉是孙村“雍睦堂”编纂的。(我们家是“笃暉堂”还有“笃敬堂”)
  你是第几代,如能知道 上几代的名讳、事蹟(如考中进士),或许还能找到线索。

汪和云 发表于 2010-5-4 18:27:32

据载,由旌德县新建一支分衍出来的各个支脉中,数歙县唐模一支脉的移居最多,世谱的记载也最详,而且该支有些移后的背景比较特殊。大约自第63代到69代之间,唐模支脉不但在本县内的居住地有21处,在外县的居住地还有:休宁县4处;黟、宁国、太平各县各2处;绩溪、石埭、铜陵及江西省的万年、贵溪诸县各1处。其后在这些新定居地的汪氏还有新的移居。此期唐模支脉向各地的大规模移居,可能有建炎之乱的背景,即为逃避宋政权在金人入侵下的战乱而仓促南移。

汪和云 发表于 2010-5-4 18:41:38

关于汪华第八子汪俊的支系,世谱记载了:第47代的太徽移居于绩溪县澄源的汪村,第51代的汪渐迁徒于旌德县新建。
旌德汪本家:
我们只能提供相关信息:寻根还是要靠你自已,因为长年来战乱,迁居等各种因素,如果能提供更为细点资料,或听说都行,本家都会帮你的。

旌德汪 发表于 2010-5-4 19:03:55

哦 感谢

日落西山 发表于 2010-5-5 11:44:02

旌德汪:“大西门”与“大西关”是不是一会事(本家,我们家迁离旌德已一二百年,别说我没有到过旌德,就连找到根,也是近年的事。所以如果问出外行话,别笑话)。
  1、据ahjdwq 本家介绍旌德档案馆存有《旌德西关汪氏宗谱》,你既然在旌德,是有利条件,不妨去查一查;
  2、搞清楚你上几代的居住地,也许能查到你们属那一支。
   例如我们家是“西庄元永支五十九世樗年公世居新建六十三世圻公由新建迁孙村”。
   又如:“陈庄元莹支六十世绶由新建迁招坊东山下”。
      “陈庄元莹支七十世璿由洋村迁江村由江村分迁板桥”
      “陈庄元莹支六十世由新建迁歙华川白洋堨川”。等等……
   所以你也别说你不是新建的,因为义门汪氏都是从新建迁出来的。
   以上供你参考,既然我花了五年,在本家们的帮助下,能找到家谱。从而也想帮助更多的本家找到根。

旌德汪 发表于 2010-5-5 16:27:46

引用第18楼wangxw2003于2010-05-05 11:44发表的 :
旌德汪:“大西门”与“大西关”是不是一会事(本家,我们家迁离旌德已一二百年,别说我没有到过旌德,就连找到根,也是近年的事。所以如果问出外行话,别笑话)。
  1、据ahjdwq 本家介绍旌德档案馆存有《旌德西关汪氏宗谱》,你既然在旌德,是有利条件,不妨去查一查;
  2、搞清楚你上几代的居住地,也许能查到你们属那一支。
   例如我们家是“西庄元永支五十九世樗年公世居新建六十三世圻公由新建孙村”。
   又如:“陈庄元莹支六十世绶由新建迁招坊东山下”。
....... http://www.iwangs.com/bbs/images/back.gif
谢谢 我父亲说上代有兄弟4个,各分呢20个字,我家是大廷惟加庆。。。。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寻根  跪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