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汪华廟文一明:汪广洋
祭婺源汪王廟文(代總制王克恭奉使汪廣洋作) 趙汸惟王鄣山之英黟水之靈生為人豪殁為神明保障六州不為己榮識機慕化克全民生廟祀邈綿足以表其忠烈之盛子孫千億足以彰其恵愛之誠回視當時如世充建徳輩不知天命困猶力爭殘民毒衆卒為頑冥飄風逰塵徒汙汗青昔王生存嘗以殄冦道出星源邑人留像千載猶傳則夫一時六郡之内蒙其福澤者又豈可名言也哉克恭欽承朝命來鎮于兹撫軍字民匪紳曷依廣洋世遷髙郵奉命出使水木本源敢忘所自惟王誕辰實在兹日虔率宫僚即祀廟宅薄奠斯陳神其來格 此庙文是汪广洋于1361年正月十四日在纪念汪华诞辰时所作。
祭婺源汪王庙文
(代总制王克恭奉使汪广洋作)赵汸
惟王鄣山之英,黟水之灵;生为人杰,殁为神明;保障六州,不为几荣;识机慕化,克全民生。庙祀邈绵,足以表其忠烈之盛;子孙千亿,足以彰其惠爱之诚。回视当时,如世充、建德辈不知天命,困犹力争,残民毒众,卒为顽冥。飘风游尘,徙汙汗青。昔王生存,当以残冦。道出星源,邑人留像,千载犹传矣。夫一时六郡之内,蒙其福泽者又岂可名言一位哉。
克恭钦承朝命,来镇于兹。抚军字民匪,匪绅褐衣。广洋世迁高邮,奉命出使,水木本源,敢忘所自。惟王诞辰实在兹日,虔率官僚,祭祀庙宅,薄奠斯陈。神其来格。 拜读了 ?????!!!!! 汪王祖先,已经成为鄣山、黟水(当地的山水称谓)的英灵!他生前是一位人中豪杰,死后成为了护佑百姓的神明。他竭尽全力为六州百姓保障生存,不是为了个人的私利和名声。总是寻找机会,对百姓进行教化,让百姓能够活的精彩!他的堂庙旷远、连绵不断,充分证明他的忠烈影响深远;他的子孙成千上万,更能说明他对百姓的博大热爱。想想那个时候,象王世充、窦建德之流,不知道天高地厚,明知力不从心,还要困兽犹斗,残害百姓,导致生灵涂炭,最终落了个可悲的下场。他们像漂浮的尘土一样,在史册上留下了骂名。曾经以“王”称霸一时,也不过是流寇残匪。现在我汪王已经铲除了他们,当地人民纷纷留下他的画像,以图千载万世纪念他!当时六郡之内,得到他的恩泽的人,哪里能够一一说出,多得是数也数不清的。
王克恭做为婺源代总制,奉皇帝之命,前来此地镇守。定当安抚当地军民、镇压恶民、惩治土豪劣绅、善待穷苦百姓。我从居住地高邮前来,属于奉命行事。但是祖宗之根脉,没齿难忘。在我王诞辰之日,我虔诚的带领下属牵拉王庙祭祀,虽然祭品简单,但心情可鉴。望神灵知晓! 1357年七月,朱元璋大军进驻徽州,第二年就稳定的控制了这一区域。使徽州与集庆、太平、宁国府一同成为最早的“龙兴”之地。为期十年(1358年——1368年)。江南名儒,元末明初理学家赵汸的晚年,即处于这个时期。赵汸(1319年——1369年),字子常,休宁(今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人。元末辅助汪同起兵,授江南行枢密院都事。洪武二年,诏修《元史》,后归隐田园。赵汸刻意与新兴的朱明力量保持着一定的距离。1360年避寓婺源古阆山中。时婺源代理总制为王克恭,执掌军队,兼具地方治理之职务。汪广洋为江西行省都事,随王克恭至婺源任郎中。次年春,值汪广洋先祖汪华诞辰,1361年正月十八日,汪广洋征得总制王克恭同意,拜祭婺源汪王庙,并花费重金,聘请巨儒赵汸为聘君(聘君,以币帛或重金聘请而来的聘士、征士。),为汪王书写了祭文,碑刻于庙中。
此碑文来源于安徽大学《新安文献志》,原碑已经不知所终。
希望有能力的本家,在当地寻找一下,其文物价值不菲。
回 4楼(汪寿杰) 的帖子
"他的堂庙虽然形制不大,却能充分证明他的忠烈影响深远",这应该是庙祀万年的意思,而不是形制不大的意思。“邈绵”,邈字意思是远,绵是不绝的意思,如同许多像赞里面“瓜瓞绵绵”的意思。回 6楼(汪胜忠) 的帖子
谢谢了。已经做了调整。 谢谢了,拜读了.... 拜读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