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 19楼(汪天新) 的帖子
期待你的照片。回 16楼(临清汪氏) 的帖子
谢谢本家的回复。回 楼主(汪天新) 的帖子
天新本家你好,你所说的“猪泗巷”在我处老谱同样也有记载,我支详情:原籍为江南徽州府东街石灰巷(今安微省黄山市歙县)。始祖怀洲公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携子汪大彰寄籍江西吉安府庐陵县大桥头猪市巷。
二世祖大彰公生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正月十八日午时,于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登戊辰科武解元,于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任江西吉安府龙泉县知县,于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升吉安府参将,于永乐十年(公元1412年)因平息贵州黑羊大箐三寨猫场(今贵阳和清镇卫城一带)苗头叛乱由江南应天府(南京)领军入黔,平叛后住贵州安顺府清镇县汪官屯花桥。大彰公入黔后娶孔氏、周氏生三子,长子玉楼公迁重庆合州属下汪家场,次子金楼公迁云南省滇城三牌坊,三子银楼公住祖宅。
三世祖银楼公娶林氏生三子,长子应龙公始居贵阳南北街黑羊巷七十二号,后迁黔西大关梨树坪大寨,逝后葬于梨树丫口坤山艮向;次子应虎、三子应凤留居黔省本城。
四世祖应龙公娶张氏生四子,长子子兰公住清镇县永安里鸭池河汪官屯,次子子英公迁遵义府桐梓县;三子子富、四子子贵二公同迁鸭池河坡头上猴儿山烂田冲大屋基(今清镇市新店镇金钟大寨),逝后葬于此地大荒坡,二祖并排,子山午向,道光七年立碑。
五世祖子富公娶刘氏、旦氏生二子,长子如贞、次子如海,公逝后妣刘氏携如贞、如海二公下堂改嫁至谷池里五甲排沙旧寨(今清镇流长乡沙鹅村汪家寨)张姓,二公成年后沿供张姓之五显坛,子孙自此以下世代为穿青族。子贵公娶杨氏生五子,长子如登、次子如潘、三子如春、四子如新、五子在国,孙启云、启盛、启举、厚武等,后裔迁织金龙场和黔西归中、雨朵、桂箐、箐上、白泥田、山脚山等地。
六世祖如海公逝后葬于阳雀排沙(今清镇流长乡沙鹅村)野猪田,乙山辛向,嘉庆十三年立碑。如海公娶龙氏连生九子,后世尊称为排沙启字九大房,长子启元(字玉莲)、次子启蛟(字玉林)、三子启凤(字玉江)、四子启秀(字玉枝)、五子启明(字玉魁)、六子启先(字玉池)、七子启文(字玉祥)、八子启麟(字玉应)、九子启祥(字玉楼)。子富妣刘氏与启元、启凤、启麟等公墓于排沙下坝炭窑狮子山脚,均有碑记。
自二世祖大彰公于永乐十年(公元1412年)入黔以来,现已繁衍21代人,广布于清镇、大方、纳雍、织金、黔西、毕节、普定、安顺、紫云、兴义、都匀、长顺、六枝、盘县、水城和周边省市等地区。因体系庞大,迁移频繁,加之世远年湮,交通闭塞,彼此隔绝,互不联络,导致各立字派,不相统一。我处字派为:
1、盘县保基乡格所黄兴村菜籽冲支系(老谱所载:太始祖怀洲公、始祖大彰公排行不列,以“银”字派列之:
银应子如玉汉成文正登绍建学长用云元添家兴永怀祖宗德 荣昌道理升 仁义安邦定克智继贤会 升平人国瑞 金殿姓字称 普庆思光化 方传焕准绳
2、大方坡脚支系:
应子如启汉成国云在连发际文明三育登大本科书剑永经纶 积善珍修庆 登忠从本源 诗书言世泽 福禄振家声
3、纳雍化作以麦地支系:
应子如玉汉成怀廷登绍宗天行开泰宝元明栋梁辅国擎鼓振 家声永远祥
4、水城化乐腰岩坡何家寨支系:
应子如启汉成明世登绍建立成相德修崇祖宗功文章开国宪 诗礼效清风 百世流芳远 千秋造化鸿 朝廷长佑治 翰苑永兴隆
5、织金凹河、百兴纳雍河支系:
应子如启汉成世尚朝廷兴发维纯明定国华太平虎江龙越池 鹏翔凤远腾
6、大方六仲梯子岩、猫场牛鼻子洞、水城啊大河、连山河支系:
应子如启汉成明良登兴天玉万世进银维奇凤毓朋友志建发 芳德春首会 以正元福开 泰尚圣龙庭
7、纳雍沙包秀才坝凹革支系:
应子如启汉成明良登兴天玉文世银维奇福凤毓信守惠国政 元发德开泰 永仲定槐勤
8、黔西山脚山支系:
(大银应子如)厚元德如先 士成云在贤 积善能裕后 修业治光前
9、毕节大银茨栏棚、镇雄堰塘支系:
应子儒启鸿崇廷兴德明道远建功立慈长
10、毕节林口汪家寨支系:
(应子如启汉 成)世尚朝廷兴德明道远建功立慈长 照你所说,我们有可能是同一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