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重要電話
2010年6月13日,本來預定由貴池回蕪湖,突然接到九華星云先生一通電話,告知青陽喬木鄉金山村有梅城汪家族,於是立即行動,他非常辛苦的下山到青陽車站,伴我們去訪問。自付車費,忍飢受餓,其精神令人欽佩。
果然查到汪積 厚等三人未上譜。但汪長友本人,無法追根。 跨海过江十一趟,只为寻亲尽族情。
踏遍九州新安镇,敦亲睦族齐欢心。
年迈高山足履艰,洪岭南北寻亲人。
无心醍醐飨盛宴,廉外春风赠我心。
回 1楼(龙眠久子) 的帖子
久玲宗長雖不住在桐城,但對桐城所有汪氏知道甚詳,例於寶塞梅城汪氏一枝,是經他而得的。所以我才有11次大陸行。
為尋家族根据線索,我不但上過祁門山區,也到過郎溪河邊邊油坊基。見到凡王寺小學教師,汪玉良
父親 汪德和先生。 一个“汪”字已经将我们连在一起了。一个“汪”字已经将我们的精神如汇聚汪洋大海凝聚在一起了。我为自己姓汪而感到骄傲。
全国的汪氏族人,加油!!!
回 3楼(汪天俊) 的帖子
我第11 次大陸行,為的是寶塞汪氏,被汪久玲宗長查出是我桐城梅城汪,原來是我96年修譜時,未找到的長房。
我祖居蕪湖,我回蕪湖巳11次,這次到寶塞也是蕪湖家人賠同來的。為何在 google 網上,說我
是寶塞人,與汪云鵬姪兒多年未見面,這次回來了,真是移花接木。
20年來為汪氏族譜而工作,走遍大江南北,沒有接受過任何官方招待。
回 4楼(汪昌彬) 的帖子
這次寶塞行,主要是給他們修譜,我堂姪汪連生為我們租一部小車子,三人共同去訪問汪云鵬。並帶來兩本汪氏家譜送給他查考。沒想到 google 網上,只說到在端午節前,貴池寶塞台灣辦事處,熱烈接待台胞昌彬,自1944年與
姪兒汪云鵬分散回來。並介紹寶塞大力發展。關於家譜兩個字,一個都沒有。
回 5楼(汪昌彬) 的帖子
汪昌彬老先生,晚辈向您致敬。想得到您老的帮助,寻找在台湾的本家伯伯汪流航、汪流方两位伯伯,二老解放时离开家乡(河南省商城县武桥乡堰湾),远赴台湾,距今已60余年,此间联系甚少,同族宗亲颇为挂念。今我族重修族谱,苦觅二老及后代子孙情况无果,故请汪氏本家(尤其是现居台湾或美国的本家)帮助查询,如有知情者,请联系,不胜感激!
联系方式:河南省商城县武桥 汪鹤清 手机 13937621913 0376-7868928
回 6楼(wangheqing72) 的帖子
我真想為你找到兩位伯伯。我保存一本三十多年老電話簿,有上萬個汪氏名字。就是沒有汪流方,汪流航。 汪老(昌彬)先生20余年来,为汪氏族谱,不辞劳苦,走遍大江南北,自费往返大陆十一次的事迹,着实令人感动!值得广大本家大力宣传!认真学习!!! 汪昌彬老人,你的精神值得我敬佩,为了弘扬汪氏文化不辞劳苦多次回来,向你学习致敬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