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世汪元举后裔安徽宣城养贤乡重修家族祠堂及家谱记录
七十世汪元举后裔安徽宣城养贤乡重修家族祠堂及家谱记录 2007年,族中重修家谱,我拿出我自己高中时所收藏的两本家谱,当时,村中老人推选我去到外地帮助修谱,因为工作关系,没有参加,很是遗憾。汪氏宗谱修好后,共八套,其中“风”字号由我家保管。
2009年,族中重修祠堂,国庆节村中唱戏三天,以示庆祝,影响乡里,是汪族的大事。
家中所保管的家谱,下次回家拍下照片,发到网上让前辈们指导。
元举公祖脉、世系
代传:爽公>>源公>>知古公下── 元举公祖脉、世系资料,以示祝贺!
65世震>66世宗颜>67世谷>68世槃>69世慥>70世元举>71世悫>72世瑄>73世寿一>74世贞孙 。。。。。。
后续很多,此下省略。若有需要,可在【谱牒世系】>〖长篇资料阅读区〗>《汪氏通宗世谱》11册185页往后查阅。
芦湾列祖传文节录
协助提供:贞孙公及以后祖传节录资料,以示祝贺!芦湾老谱序
协助提供:贞孙公支芦湾老谱序资料,以示祝贺!回 4楼(九华星云) 的帖子
感谢九华星云前辈提供的资料以后把家谱上的繁体文言文传给您
希望您能帮助 九华星云的消息回复
>>>>>>>>>>>>>>>>>>>>>>>>>>>>>>>>>>>>
汪克云:
你说“我们这支汪氏家族来自汪华的后代,本村的始祖应是七十世‘元举的贞孙’迁于此地”。这里有错,贞孙公是贵支始迁祖,他是元举公的玄孙。
另外,你自己保管有一套谱,你的注册资料中怎么不知道自己的支系和世代呢?你的“支系”可写为:45爽>57源>74贞孙,“世代”就是你的总代数。
>>>>>>>>>>>>>>>>>>>>>>>>>>>>>>>>>>>>
九华星云前辈:
您好
我所说的家谱都保存在老家,我现在在外面上班,所以认证申请上我没敢填写。
这里我向前辈简述一下我们村现在的情况。
我们村人数很多,有七八百人,一百多户,其中绝大部分都是本家,只有三四户外姓。
2007年开始修家谱,当时推荐我去做校对编辑工作,但由于工作原因,没有去成。2009年重修祠堂。
今年暑假回家,现在又修了一个庙,我也不知道是不是汪公庙。
村中虽然老人多,但他们多数没有读过书,也没有听他们讲过什么口头上的故事,所以我对家谱上的文字记载
也是一知半解。
记得高一那年,我从家谱上抄了一篇苏辙为汪氏写的墓文,想让语文老师帮忙解释一下,结果语文老师以为
我在考他,都没有向我讲。
这次修家谱,我曾和修谱的掌事爷爷说:把家谱修成简体字。但结果还是繁体的。并用电脑储存起来,利于以
后在网络上传播。这让我很头痛,想去研究,却能力有限。
再次感谢您提供的资料。
以后如有不懂的地方,还请教前辈,望得到帮助。
谢谢
汪克云
2010年8月13日凌晨
回 6楼(汪克云) 的帖子
噢、原来不知我们是一支系的,是从七十世''举''字辈分支的,以后加强沟通和联系.............能否把''举''字辈的生平考略再打印一下发过来<上面的字不太清楚>谢谢............................
回 7楼(临清汪氏) 的帖子
临清汪氏前辈:您好
我们可能是“慥公”生子六 ──鹏举、鸿举、修举、元举、能举、亨举”七十世分支开来。我这支是元举的后裔,我们可能从这里分支开。
您所说的“把''举''字辈的生平考略再打印”,上面贴子上《汪氏通宗世谱》不是我贴的,是九华星云前辈提供。
我老家也有家谱,下次回家用相机拍了传给您。
回 8楼(汪克云) 的帖子
谢谢,等候您的回音。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