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作佳缘寻根行
天作佳缘寻根行 一一贵州修文、恵水明丞相汪广洋后裔齐鲁寻根纪实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寻根是人类的天性,寻根意识是当今世界的主要思潮之一。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想从自己民族和国家的传统文化中寻求济世安邦的良策与先进文化之根源。姓氏寻根,可以说是一种完全意义上的文化认同,是人性寻根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二○一○年十月一日,贵州修文、恵水汪氏一支,以汪祟武、汪新、汪俊为首的一行五人寻根代表团,满载着贵州五百余名宗亲的亲情厚意踏上了寻根路。经过四十多个小时的跋山涉水,踏寻四百年前先祖曾经走过的路途,来到了山东临清。此时此刻,他们心潮彭湃、感慨万千。
在宗亲的陪同下,缓缓走进祖先墓地。他们代表五百余名贵州宗亲向先祖敬献花蓝、敬献百果、敬献五谷、敬酒、上香、敬拜、叩拜……送银票、参拜墓地、碑记、汪氏文化纪念馆、唐越国公汪华纪念馆、明丞相汪广洋纪念馆……
本次活动以“根”为纽带、以“亲”为轴线、以“和”为主题,分为“迎亲人”、“祭祖先”、“参拜三馆”、“游古迹” 、“寻根乐”五个篇章。
在浓浓的亲情交流中、畅谈了双方统续合谱、合作交流、宗亲往来、文化研究、园区建设、祭祖大典合作等项重要工作。
为真诚表达对先祖的敬仰,代表团向三馆进行了专项捐款。明丞相汪广洋文化研究会向代表团赠送了祖先像、家谱、广洋公遗著《凤池吟稿》、《今日聊城》文化研究会专刊、汪广洋后裔书法家汪雷创作的书法作品,以及相关的家史资料等。
这次活动,展示了汪氏家族团结、凝聚、和谐、发展的主题,体现了同心、同德、同向往,同根、同祖、同血缘的内涵。
与会宗亲,代表临清明丞相汪广洋两万八千名后裔向贵州修文、恵水,以及琛圳宗亲,表达了无比亲切的血脉亲情。同时,通过他们向贵州汪氏一支表达了亲切的问候。
“血浓于水”、“族亲万年”,相信,通过这次活动,汪广洋后裔将会更加团结,汪家人的心气会更加旺盛。
非常感谢临清的宗亲,先祖在下有灵,让我们分别几百年的子孙能相聚团圆,您们的细心周到安排,让我们真正感到同脉一家亲的亲情.同时要感谢创办汪氏宗亲网的宗亲们,有了宗亲网,我才能在短短几个月里,几千公里远的地方寻到我们祖脉,千言万语也无法形容我的心情!! 祝贺血浓与水亲情结硕果,宗亲联谊展新篇!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