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明才 发表于 2010-11-2 00:10:14

引用第8楼汪昌彬于2010-11-01 21:32发表的 :
我主張分支系合修比較容易,以鐵佛公各房統計各地區縣市,他們同族容易連絡,為鐵佛公合譜。華公
八子各房各修一部合譜,比方我七房 爽公,要合修一部合譜,較為簡單多了,因為爽公在各地縣市,
叫何種汪。大概都知道。其他各房我想也是一樣。 http://www.iwangs.com/bbs/images/back.gif

老先生说得好!

临清汪氏 发表于 2010-11-2 07:33:54

引用第8楼汪昌彬于2010-11-01 21:32发表的 :
我主張分支系合修比較容易,以鐵佛公各房統計各地區縣市,他們同族容易連絡,為鐵佛公合譜。華公
八子各房各修一部合譜,比方我七房 爽公,要合修一部合譜,較為簡單多了,因為爽公在各地縣市,
叫何種汪。大概都知道。其他各房我想也是一樣。 http://www.iwangs.com/bbs/images/back.gif

汪双杰 发表于 2010-11-3 13:43:21

引用楼主宿松汪海堂于2010-10-31 11:15发表的 关于合续中华汪氏统谱的建议 :
诸位本家好;就关于合续中华汪氏统谱,提出我个人建议;承传家史是我们当代后人们义不容辞的事情。这既是对先辈的负责同时也是对儿孙的鼓励。大家应该知道,合续统谱,可以说,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不是单凭在网上发几张帖子就行。所以,我认为,首先要联络全国各地宗亲,再从中寻找联络人员,之后书面倡议,再由联络人员在当地的宗亲中做宣传工作。在大家都认可的情况下,再成立委员会之类的机构。坐下来互相沟通、共同制定方案;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合续统谱的顺利进行。呵呵,以上建议,仅供参考。 http://www.iwangs.com/bbs/images/back.gif
我赞同本家的意见,但现在各区域可以陆续进行续谱,为中华统谱做基础工作,准备本区域支系的家谱资料。

汪俊丞 发表于 2010-11-3 15:35:29

做好这个工作,没有什么近路,只有先做好自己本支的谱,在和进支进行和谱,在进行总谱。只要把最基层的做好,进行总谱的修缮就不难了,那时大家可以把自己分支的族谱影印下来发到和谱的地方就可以了。现在就可以开始,做一支是一支,不用在等待。有的暂时没有找到根的,在宗谱上可以先单独存放,到将来随时可以添加进去。

汪根远 发表于 2010-11-19 18:56:14

合续《中华汪氏统谱》,第一步可先达到45世以上部分的全国统一;
      第二步以45世为分支,全国统而续之;
      第三步,等各分支统续完备后,以适当的时机进行汇总!
      这样作即可起到“分压疏流”——以减轻“续谱”中巨大的工作量之重压的作用。亦可起到“一纲举(即第一步,45世以前部分)而百目明(各分支的统续部分)的作用!
      众本家以为如何?

双子客 发表于 2010-11-19 19:16:40

回 14楼(汪根远) 的帖子

同意根远本家在 “5楼 ”及 “上帖 ”的看法。

风雨兼程 发表于 2012-8-4 14:27:22

http://www.iwangs.com/bbs/read.php?tid=22844
最新进展:《汪氏通宗世谱》改编

http://www.iwangs.com/bbs/read.php?tid=24474
《汪氏通宗世谱》录入及校对第一批补助发放

======================================
需要大家有力出力,有钱捐钱。

汪子涵 发表于 2012-8-4 15:37:11

引用第8楼汪昌彬于2010-11-01 21:32发表的:
我主張分支系合修比較容易,以鐵佛公各房統計各地區縣市,他們同族容易連絡,為鐵佛公合譜。華公
八子各房各修一部合譜,比方我七房 爽公,要合修一部合譜,較為簡單多了,因為爽公在各地縣市,
叫何種汪。大概都知道。其他各房我想也是一樣。 http://www.iwangs.com/bbs/images/back.gif



非常赞同   我与昌彬太爷的想法非常一致。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合续中华汪氏统谱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