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 发表于 2006-7-29 17:09:57
大畈村内两株近四百年罗汉松大风 发表于 2006-7-29 17:38:04
和汪华墓及大庙汪村情形类似。。。汪兴吾 发表于 2006-7-29 21:43:09
寒山本家使我们看到了先祖居住的大畈,非常感谢!大风 发表于 2006-7-29 23:41:09
是啊,大畈在汪家的历史上有重要意义..hnnywjg 发表于 2006-7-30 08:34:06
不错。本家提供的资料很好 。亮翁 发表于 2006-7-30 18:49:18
汪兴吾 发表于 2006-7-30 21:38:11
寒山本家:大畈是众多汪姓人的根,从大畈走出的汪姓后裔不计其数。我们不要心恢意冷。地方政府可能有其苦衷,比如资金问题。作为汪姓后人,应以饱满的热情,不懈的努力,持之以恒的追求,唤醒地方政府对大畈的重视,汪华墓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在汪姓人的努力下,终于列入歙县第三批文保名单。alonwon 发表于 2006-7-31 17:47:27
支持中.一苇 发表于 2006-7-31 20:23:05
我也姓汪,籍贯安徽太平,上溯两辈及本辈字为应 时 新,寻我世系汪华钦 发表于 2006-8-1 23:36:15
新进本家报到~ 也来自大畈~ 希望能为光大汪氏尽一点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