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书俊 发表于 2011-6-6 14:28:33

寻亲

我们是从湖北通山县王家村迁至陕西的,很多代了,家谱丢失。现据上辈人说
排行大概是“忠仁作竹林,王孙自有得”可能有部分说错了。请帮我寻找本家。谢谢了,“林”字是我爷爷一辈,那个肯定没有错。
希望知道的可惜告知,谢谢了

临清汪氏 发表于 2011-6-6 14:42:23

回 楼主(汪书俊) 的帖子

寻根技巧、仅供参考:
一、查看家谱和核对字辈
   一般家谱记载情况最清楚,前三代字辈与老家相同的,是同族的可能发生大,寻亲发现前几代字辈相同,后来忘记了老家字辈,出现自创字辈现象;再就是连续三代以上字辈相同的,是本族宗亲的可能性大。
   二、无家谱但可查老辈坟头碑记者
查迁出族人一代祖或二、三代祖的坟头一般都刻有碑记,记录自己迁自哪里,以供后代寻亲之用。
三、无家谱,无碑记的
    注意收集老人口传关于迁移的情况,的如祖居地名、村庄名、祖先名、字辈、故乡风物、故事传说等。
四、其它应注意的问题
   有的外迁族为改变贫穷面貌易改名,改名一般用同音字或同意字,也有与其它家族成员或字辈及地名相关联的字意,要釆取字意分析法去判断。

汪书俊 发表于 2011-6-6 14:56:06

上辈有人回过来家,但是上辈人都不识字,所以都是口传。到我爷爷辈之后就不对了。我爷爷是“林”字辈
“上字有山水,忠仁作竹林,王孙自有德”大概音是这样。具体是不是这我就不知道了。但是林字应该没有大问题。希望知道可以查查。可以肯定是从湖北通山县迁出的。

汪济圣 发表于 2011-6-6 15:46:57

先去全国汪氏字派:湖北汪氏字派(辈)查一下。

汪书俊 发表于 2011-6-6 18:36:23

谢谢!我已经查过了!没有湖北通山的

临清汪氏 发表于 2011-6-22 08:50:08

http://www.iwangs.com/bbs/read.php?fid=202&tid=21810&u=103768

汪书俊 发表于 2011-9-12 12:14:59

碑文记载内容“祖籍湖广武昌省通山县第六郡长野生长人氏,选年迁居陕西省西安府直棣商州山阳县东里八甲纪家沟地分居位,祖父阳命系于太皇乾隆甲辰年三月初九日未时受生。      故祖 汪公亮元”


正确的排行“忠、人、座、竹、林”

那位本家知道请联系。

谁知道长野畈现在地名叫什么。

清朝末年老家还来人有联系。

汪志林 发表于 2011-9-18 10:30:16

湖北通山汪的来源可以参考三点:
向西可以寻修水汪(黄袍汪也很出名,诸如润田、宗瀚)或者汪家畈
向南可以接武宁汪
婺源迁通山的大畈汪


从家祖亮元公的生年看,正是乾隆甲辰年(1784年)即乾隆四十九年生在通山,选年迁居陕西西安府应该是乾隆60年即嘉庆元年(1796年),正是湖北白莲教起事的时候,从通山流移陕西山阳的先辈(很多姓氏)是一支庞大的队伍,从乾隆三年(1664年)建制湖广武昌府省通山开始,到太平天国运动高峰时期(约1885年前),通山就是外流最为严重的时期(70到80年时间)。选年正符合很多通山先民外迁史实。

通山联络山阳的事不知道具体是什么时候,亮元公来到商州是12岁左右,属于是江淮流移的“下湖人”,卒年是什么时候希望可以知道就相对比较好判断了。

汪姓汪 发表于 2011-9-27 17:51:39

我祖亮元公1784年3月9日生在通山长野畈,12岁1796年随父迁陕西山阳县漫川关,卒于1860年10月25日,徐老儒人与公生卒同年。育二子,安顺、中发。先祖二子,另公也育二子,隆高、朱氏,先顺、阮氏。可能未迁,回迁或另迁。同治六年二月1866年立碑时,亮元公侄孙人和柯氏、人顺张氏、人安廖氏、曾侄孙坐堂,坐林、马儿、亚计都记载在上。亮元公之后“忠、人、坐、竹、林”我父为林,诗、书、传、家、宝,不是祖传。我之祖上或隆高先顺公后代,你们在哪里?有知者请联系。

汪姓汪 发表于 2011-11-7 20:13:27

首先请教各位本家:“选年”是什么意思?是新帝元年?
      原地名“长野”更正为“长寅”。我祖有可能是道光、咸丰年间迁陕的。
      我父在世时说过,祖先在江边,连年水灾,兄弟二人逃难迁来的。应是通山县第六都富水水库沿线到阳新一带。
      最近我弟到原驻地王家山找到了隆高公字忠庭和妣朱氏合墓,碑文记载忠庭公生于太皇乾帝乙酉年五月二十五日子时,卒于同治丁卯年正月初十日卯时。其子孙与侄子孙证明是亮元公亲长侄。我是安顺公第五代孙。
      兄弟二人应是已过而立之年的安顺、忠庭公;亮元公可能是随子或投子而迁,已过天命,所以不是嘉庆朝代。亮元公的次子忠发和另公的次子先顺公堂兄弟又在哪里?亮元公之父肯定没有外迁,族谱一定有记载。
    请通山各位本家帮助。通山县第六都,长寅(畈)现在叫什么?
    有知者请联系 :QQ:1286860041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寻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