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扬文
发表于 2011-11-8 19:50:34
供同宗鉴赏
汪根远
发表于 2011-11-11 12:48:07
博主回复:2011-02-04 11:39:55
欢迎笔耕斋主博友光临我的博客,并问候新春快乐!谢谢指正,“蕙”比“卉”恰当得多,我就改之。
扬文本家:上面是你的“表姐”(斜阳博主)同博友“磋商”尊先父则之先生的那幅《兰竹图》题诗首句,“拟添一字,以求完美”的、博文中的一段话。本人不敢苟同,故在其博客中,发表了下面的两篇“评论”。后,又觉得有些“莽撞”,现复制在这里,请您指教![/size
]新浪网友2011-11-07 20:31:24 [举报]
各位老师:
我觉得,则之先生当初作画题诗之时,不会如此大意,——漏一字而不知。唯一的解释是:行之先生所题之诗不存在“漏字”之说!事实上,原诗简捷明了,题正意圆。如强加一字,反觉其“赘”而不美!况且,我记得在古诗绝句中,原有首句分为3、3字的先例!·················以此向各位老师请教!
德馨斋主wgy2011-11-11 11:35:41 [举报]
尊敬的博主宁女士、各位老师:
上面是我以《新浪网友·过客》的身份发上去的一孔“浅见”。建议:各位老师不可凭一己之见而“强添”一字,以免有违则之先生的原意,反为不美!此诗我曾与作者、 则之老先生的骥子、扬文先生议论过,他也无有“添字”的意思!望各位三思!!!以上措辞不恭之处,望海涵!并致歉意!!
汪扬文
发表于 2011-11-12 09:24:31
哈哈!哈哈!哈哈!!!向根远老师问好!'''莽撞''两字不存在,''学海无涯''念意深,这只有请我家的文豪,大哥表态了!(大哥是50年代秀才,县团级。)在家里,我们这一代他讲话份量最重!哈哈!哈哈!哈哈!!!
—wyw
劝 学
逆水行舟宜切磋, 梅香来自苦寒多.
力求捷径殊无益, 铁砚还须日日磨.
素 梅
扫脂粉,
褪红妆,
玉骨冰肌淡淡妆.
长伴高人林处士,
孤山韵事永流芳.
----石潭老人
汪根远
发表于 2011-11-12 14:00:22
行事鲁莽,心下忐忑。
期待指教,请君惠我!
汪扬文
发表于 2011-11-12 16:37:40
根远老师你太谦虚,还请您多多指教.
诗
少小忱吟咏,书声茅屋中.
律精师杜老,词丽学苏公.
壮岁性偏傲,晚年句渐工.
赋诗为言志,不必与人同.
-----石潭老人
汪根远
发表于 2011-11-12 18:33:11
呵呵······················扬文老弟你好:你的“称呼”让我很不自在!你还是称我一声“老兄”或“本家”的好,当然这声“老兄”只代表我的年龄可能稍大于你,不代表“学识”比你高,更不代表我们之间的“世系”辈份。我一生做人“低调”。况且在“自古南方多才子”的观念主导下,更不敢“忘乎所以”呢!!····哈哈哈·············认识你,真的很高兴!愿多交流!
另:你发的二老的诗画,我都喜欢,诗和题画诗,我正在抄录,看来年前是没时间了,准备在春节后,用毛笔正式收录。只是那些画,也只有“望洋兴叹”了。
请问,那些诗画有没有写作的具体时间。建议:你在出版二老诗书画集子的时候,尽可能的加上写作时间和写作时的简略背景,效果会更好!——呵呵······我先预定一套。要不要先交“定金”啊!··································
你写的几首诗也都很好!不复赘言。
汪扬文
发表于 2011-11-14 21:44:24
十一
桥断还通路,雪残近白堤.亭新当代建,碑旧古人题.
词客留鸿爪,骚人驻马蹄.归去余独咏,红日落湖西.
---石潭老人
汪扬文
发表于 2011-11-18 20:00:36
十二
探胜乐无极,寻幽我独来。孤山忆鹤放,别墅看梅开。
雅兴思诗伴,闲情托酒怀。醉吟西子畔,对月一徘徊。
—石潭老人
汪扬文
发表于 2011-11-24 09:16:40
十三
胜地埋忠骨,湖山勒石文.树云壮岳届,烟雨隐秋坟.
扶宋忠奸判,抗清种族分,死生惟义在,彤史挹清芬.
— 石潭老人
汪扬文
发表于 2011-11-26 08:07:18
十 四
久向林泉卧,悠悠岁月迁。欲寻孤鹤道,不喜野狐禅。
诗酒人皆爱,湖山我有缘。学仙兼学佛,豪兴托吟鞭。
—石潭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