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园汪银河 发表于 2011-7-7 16:38:49

Re:Re:待修中的潜口紫金词

引用第6楼汪根远于2011-07-07 15:55发表的 Re:待修中的潜口紫金词 :
            丹山碧水 先生所发图片,让我们间接的欣赏了,待修中的潜口紫金祠原貌,领略了潜口紫金祠之风采!    谢谢先生!! http://www.iwangs.com/bbs/images/back.gif

衍字辈 发表于 2011-7-7 17:38:56

期待早日修复

汪传海 发表于 2011-7-7 19:53:36

汪氏金紫祠,属徽州潜口下市汪族,又称<<下祠堂>>其建筑特征是模仿北京故宫太和殿.该祠具有很高的建筑价值,是研究徽州古建的珍贵范例.
         拒碑文载:金紫祠是汪族八十一世祖汪一诚承父兄之志.[其父文显,兄一中]捐地千步,捐银二千两,加上汪士明捐银三百两,于万历壬辰[公元1592年]奠基新建,该祠于公元1601年竣工,公元1666年和公元1936年两次大修.祠前有一座四脚石坊,上有汪文显题写的[金紫祠]三个醒目大字,四脚石坊的两边各有一座两柱石坊.由四脚石坊北进有[三源桥]横跨矩池,[按古代规矩设计的矩形池塘]越桥过一段石板路进入棂门,经甬道到戟门.戟门上方挂有[汪氏家庙]匾额,门外两边置石狮一对.戟门前檐还有三块直匾,进入戟门后,甬道两边天井里,各有一个四角亭,亭内分别由贔屃驮着两块大石碑.抵议阖.[越国世家]匾额,门内两边有左钟右鼓悬吊,经甬道登露台抵大堂,大堂内挂有十多块匾额,还有董其昌书写的对联和三个龙亭[亭内有圣旨],由大堂经两边回廊或中间驰道及寝殿.龛座中间供汪氏先祖汪叔敖像,左昭右穆供历代先祖牌位,自棂门至龛    座面积为3810平方米.祠的后面有一幢上下两间的[汪公殿],内挂[保障六州]横匾,此乃纪念四十四祖汪华在随末动乱中为保障杭,睦,歙,饶,婺,宣六州立下大功建. [ 此帖被汪传海在2011-02-14 14:34重新编辑 ]

汪明才 发表于 2011-7-7 21:28:15

谢谢裕凯本家的汪氏金紫祠的图文并茂!让我们开眼界看了待修中的潜口紫金祠原貌,领略了潜口紫金祠之风采!期待早日修复!

平阳郡之汪氏 发表于 2011-7-7 22:09:13

期待 期待早日修复

汪育龙 发表于 2011-7-8 11:27:11

引用第14楼平阳郡之汪氏于2011-07-07 22:09发表的 :
期待 期待早日修复 http://www.iwangs.com/bbs/images/back.gif

汪传海 发表于 2011-7-8 11:34:57

潜口有座翼峰塔。翼峰塔座落在潜口街之南,205国道西侧,素来是进出黄山的必经之处,亦是潜口水口建筑群落中唯一幸存的古塔。塔之左侧有万贯山,右侧有络狮山。每当日影阑珊之时,翼峰残照,成为一道非常秀丽的景观。
  塔内底层北门内上方有红石匾额,楷书“翼峰”,上款为“嘉靖二十三年甲辰岁”,下款为“竹溪汪道植敬立”。据考,汪道植是潜口汪惇本祠87世裔,塔当建于1544年。
  塔外观七层、八角、铁顶,高约32米。塔内只有1、2、6、7四层可落脚观景,其余皆是石梯。石梯自底层西门夹壁中绕塔而上。 
  最底层是平坦形地面,外径10.6米,内径4.4米,中心高度7.6米。东、西、北三面开闺门。门洞高3.3米,南面设菩萨座。第二层是凸形地面,距地面约2米处,置塔铭一块。南面设供座,供座上左侧暗藏通道,有石梯绕塔壁而上。第六层是平坦形地面,内高7米,南壁有块高2米、宽0.5米匾额,文曰:“大明嘉靖二十三年甲辰十月初三日,潜川竹溪翁汪道植谨立”。第七层为宝塔最高层,也是平坦形地面,内径3.3米,中心高度4.1米,八面均有闺门。全塔皆由砖制,每块砖都有阴雕“竹溪建立塔”、“大明甲辰造”字样。
  抗战期间,国民党陆军23集团军总司令唐式遵怕塔的目标太大,曾在塔底层打炮眼准备炸毁,幸经许承尧、王允孝说情才得以保全。据汪世清长子汪永济口述,潜口翼峰塔为穆斯林教“佛”塔,据说此类古塔除潜口外只有巴基斯坦尚存一座,如能确认,该塔应列为世界级文化遗产。
[转帖]

汪传海 发表于 2012-3-31 18:13:50

不知工程进展如何?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待修中的潜口金紫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