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华星云 发表于 2011-8-31 19:55:12

      图片效果太差,不仅没拍到边,而且又不能放大,建议抽空带数码相机去重新拍摄后重发。

胖子道生 发表于 2011-8-31 20:02:32

可喜!可贺!确实字太小看不清楚,不知这一支是属哪一支系?----辛苦了明才本家!

汪乐志祥 发表于 2011-8-31 20:36:45

可喜可贺!

汪土亨 发表于 2011-9-1 04:47:19

不知是何时,何地,何公支迁入?

临清汪氏 发表于 2011-9-1 08:40:01

文字看不清,最好将详细情况介绍一下。

汪士田 发表于 2011-9-1 20:10:38

无为县汪氏

汪明才 发表于 2011-9-1 21:15:49

五世祖   学燕公         学敬                   学成公
学成公原祖居江苏常州武进县汪家街农且商 娶张氏太君生子五   宏仁   宏义   宏智    宏礼    宏信
亁隆末年礼公奉亲命来盐邑大冈镇设烟号营生

汪根远 发表于 2011-9-1 22:20:15

引用第25楼汪士田于2011-09-01 20:10发表的:
无为县汪氏 http://www.iwangs.com/bbs/images/back.gif

             士田本家所发《无为县汪氏》谱,可能和明才本家所发并非同一宗谱!建议你可另立主题,完整的发上来,和大家共赏,查考!

汪子涵 发表于 2011-9-19 13:41:04

引用第18楼汪根远于2011-08-31 18:53发表的:
][江苏盐城又一支汪姓宗亲被发现][/color]   


             可喜可贺!明才本家辛苦了!
                   只是图片上的字太小了,老眼昏花,太费劲! http://www.iwangs.com/bbs/images/back.gif

汪功彦 发表于 2011-9-27 18:33:42

引用第25楼汪士田于2011-09-01 20:10发表的:
无为县汪氏 http://www.iwangs.com/bbs/images/back.gif

濡须口  濡须口,建安十七年,曹操起军四十万欲报赤壁之仇,孙权大惊商议拒敌之策,人报长史张紘病故有哀书劝孙权迁居秣陵,言秣陵山川有帝王之气,遂命迁至建邺(今南京),筑石头城。吕蒙进曰:“曹操兵来,可于濡须水口筑坞以拒之。”遂差军数万筑濡须坞。建安十八年和三国魏黄初四年的两次濡须口之战就发生在此地,两次战争均以曹军无功而返告终。濡须坞,吴军于濡须水口所筑之坞,乃东关。今含山县东关镇。   濡须口实指濡须山和七宝山之间的水口。濡须山在今含山县东关镇境,临河设关谓东关;七宝山在今无为县黄龙乡境,临河设关谓西关。两山对峙,形势险要,为巢湖的出口,曾为吴魏相争的古战场。   濡须水出濡须口至黄雒河口折南流,经今仓头镇至马口闸进入上、下九连圩之间的马口河,于神塘河口入长江。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江苏盐城又一支汪姓宗亲被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