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县汪永春后人在临清
安徽歙县洪琴村汪姓有一支在临清。始迁祖为安徽举子汪永春,于清乾隆年间在临清经商、创办"济美酱园"亦称"远香斋"有徽派士载宅式民居建筑即"汪家大院"。 会长有汪家大院的照片吗?这一支属于哪一支系? 汪家大院为清代建筑,为汪姓宅第。宅主汪永椿是安徽歙县人,清代乾隆年间在临清经商,创办“济美酱园”,酱园又称“远香斋”。“济美酱园”与北京的“六必居”、济宁的“玉堂”、保定的“愧茂”酱园齐名,并称为江北的“四大酱园”。酱园是前店后厂,铺面十间,后为作坊,再后为宅院,横跨一街两胡同,原占地二万余平方米。汪家大院为汪姓宅院之一,座北朝南,占地约1600平方米,三进院落。一进由门楼、影壁组成;二进由南房三间、西廊房三间组成;三进为正屋三间,耳房两间。汪家大院属北方建筑风格,砖墙、木梁架,方砖铺地、门罩、影壁砖雕华丽,廊房隔扇,窗棂雕花细腻多彩,整座宅院布局疏朗,舒适紧凑。
http://www.iwangs.com/bbs/read.php?tid=21557
回 1楼(汪传海) 的帖子
汪家大院汪家大院位于临清市先锋街道办事处锅市街86、98号。为清代建筑,宅主汪永椿系安徽歙县洪琴村人,清乾隆年间在临清经商,创办“济美酱园”,酱园系前店后厂其后宅,酱园又称“远香斋”,面铺十间,后为作坊、酱腌坊地,再后为宅院,横跨一街两胡同,占地三万多平方米。该酱园与北京“六必居”、济宁“玉堂”、保定“槐茂”齐名,并称“江北四大酱园”。汪家大院为汪姓宅院之一。坐北朝南,占地1600平方米,三进院落,一进由门楼、影壁组成。二进由南房三间、西廊房三间组成,中间为天井。三进由正屋三间、耳房两间(明间为客厅、耳房为卧室),南北廊房各三间(南廊房已毁),中间为狭长天井。属徽派民居建筑,建构俱为砖墙、木梁架、方砖铺地。门罩、影壁砖雕朴质华丽,廊房隔扇,窗棂雕花,细腻多彩。整座宅院布局疏朗,舒适紧凑。 临清是明清时期运河沿岸一个著名的商业城市,在北方运河沿岸的城市中,临清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作用和地位尤为突出,曾一度成为全国33个大城市之一,江北五大商埠之一,并以“军事要地,漕运咽喉、商业都会”而著称于世。由于城市的发展、商贸业的兴盛,使的一些当地及外籍的官员和商人视临清为安居乐业、繁衍生息的地方,从而在这里大兴土木构建宅弟。现保存下来的古民居大多分布在运河两岸,在这些民居中,保存较好当属汪家大院。汪家大院汪家大院为清代建筑,宅主汪永椿系安徽歙县洪琴村人,清乾隆年间在临清经商,创办“济美酱园”,酱园系前店后厂其后宅,酱园又称“远香斋”,面铺十间,后为作坊、酱腌坊地,再后为宅院,横跨一街两胡同,占地三万多平方米。该酱园与北京“六必居”、济宁“玉堂”、保定“槐茂”齐名,并称“江北四大酱园”。汪家大院为汪姓宅院之一。坐北朝南,占地1600平方米,三进院落,一进由门楼、影壁组成。二进由南房三间、西廊房三间组成,中间为天井。三进由正屋三间、耳房两间(明间为客厅、耳房为卧室),南北廊房各三间(南廊房已毁),中间为狭长天井。属徽派民居建筑,建构俱为砖墙、木梁架、方砖铺地。门罩、影壁砖雕朴质华丽,廊房隔扇,窗棂雕花,细腻多彩。整座宅院布局疏朗,舒适紧凑。
回 1楼(汪传海) 的帖子
汪永春后人尚无家谱,不知支系,更不知世代。为此发上网来让歙县宗亲帮助。 http://rs.phpwind.net/E___4237ZHYXPWFG.gifhttp://rs.phpwind.net/E___4237ZHYXPWFG.gifhttp://rs.phpwind.net/E___4237ZHYXPWFG.gifhttp://rs.phpwind.net/E___4237ZHYXPWFG.gif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