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洲祥公系支谱七十四世“三公”迁徙图
祥公支:
六十八世,汝颖公,居饶州。
六十九世,棨公,晚年携长子涯偈婺源墓遂留。
七 十世,涯公,乱世家贫,由婺(源)归饶(州)东门习技勇以自给。
七十一世,登一公,元末由饶(州)迁湖广黄州府蕲州府,再迁黄冈还和乡上栗子园。
七十二世,景二公,居黄冈还和乡。
七十三世,省二(贤)公,由黄冈还和乡迁旧洲北门(今新洲邾城街龙桥村)。
七十四世,祥公,于永乐年间(约公元一四零三年)由新洲北门迁居汪集安仁湖西壤之彭陈畈。
福公支:
七十二世,景二公,居黄冈还和乡。
七十三世,省三公,居地不详。
七十四世,福公,明初随从兄祥公迁汪集安仁湖西壤之彭陈畈。
七十七世,九合公,由汪集彭陈畈迁阳逻下汪家墩,其后迁居双柳城林铺、鄂州葛店等地。
怀公支:
七 十世,涯公,乱世家贫,由婺(源)归饶(州)东门习技勇以自给。
七十一世,富二公,元末随父由婺源迁饶州后,随兄登一公由饶迁湖广蕲州,后分迁黄冈十三坡。
七十三世,畴五公,自十三坡迁麻城上天梯,转迁冈邑中和乡周山铺(今新洲周铺)汪家田。
七十四世,怀公,随父由麻城迁新洲周山铺(今周铺)汪家田,
注:周祥先生考证:清光绪八年《黄冈县志》载,清末黄冈县划为9个乡:东弦乡、还和乡、厢坊乡、慕义乡、上伍重乡、下伍重乡、庶安乡、永宁乡、中和乡。还和乡现在应该在团风境内。 团风的上巴河,横溪寺,沙河图,回龙山等属还和乡 。中和乡现在应该在新洲境内。新洲的双柳,毛集,张家集,汪铺等属中和乡。 七十世涯公,我谱记载为棨公长子,其余谱记载为棨公次子。
回 1楼(汪周祥) 的帖子
红安谱载:棨公生子二——沣、涯 据本支旧谱记载:66世岱公生二子:沆,涣。沆公生汝颖公,迁广东五嶺;涣公迁南昌府丰城县曲江。
经查《汪氏通宗世谱》第五十八卷巳上部,却记载为:岱公子一:沆(迁湖广),沆生汝颖,汝颖生棨,棨生洋、涯(居汉阳)。
而新洲祥公支系却记载:汝颖公——居饶州。
不知谁对。 《汪氏通宗世谱》棨生洋、涯(居汉阳)。
红安谱载:棨公生子二——沣、涯
运恩老先生贴; 69世 棨复迁婺源 子二 澧 涯
洋,沣,澧(li)三个字我个人认为能统一,因为沣的繁体是灃,这样就明白了。洋和沣,澧和灃可能是行近而造成的。
但我谱记载:棨公子二 ── 涯、泓。 新洲民间流传北门汪,西门江,东门朱华南门黄。 北门汪,西门江,东门朱华南门黄,仅指新洲城关地区。 我祖贤公、胜公、祥公墓葬就在北门,现在还是新洲城北。 周祥先生考证:清光绪八年《黄冈县志》载,清末黄冈县划为9个乡:东弦乡、还和乡、厢坊乡、慕义乡、上伍重乡、下伍重乡、庶安乡、永宁乡、中和乡。还和乡现在应该在团风境内。 团风的上巴河,横溪寺,沙河图,回龙山等属还和乡 。中和乡现在应该在新洲境内。新洲的双柳,毛集,张家集,汪铺等属中和乡。
附:新洲区行政区划历史沿革
隋开皇十八年(598年)为黄冈县。1951年从黄冈县析置新洲县,隶属黄冈专署,1970年属黄冈地区。
新洲史称邾。战国末期,楚宣王灭邾,其地并入楚,名邾城。秦置邾邑,汉设邾县,魏晋南北朝时先后易名西陵县、南安县、齐安郡、衡州。隋开皇初,改衡州为黄州,于此首建黄冈县,至唐中和末一直为州、县治地,历经304年。公元885年,州、县治东移,乃为黄冈县之西半部,称黄冈西乡。因黄州易址,新洲又俗称旧州,隶黄州(府)近千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黄冈县分为两县,其西半部析置建立新洲县,隶属黄冈地区。
1983年8月,新洲县划归武汉市管辖。1998年9月15日,国务院(国函77号)批准:撤销新洲县,设立武汉市新洲区,以原新洲县的行政区域为新洲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城关镇(邾城)。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