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 发表于 2006-8-19 12:59:19

书记市长前来送行 赴疆民工感动落泪

<table cellspacing="5"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tbody><tr><td class="NewsTitle" valign="middle" bgcolor="#7b7b7b" height="30"><div align="center">书记市长前来送行 赴疆民工感动落泪</div></td></tr><tr><td class="NewsTitlef" align="center" height="20"><div align="center">政府出资包专列,有民工只带50元就上路,市长祝福两个月后带2000元回家</div></td></tr><tr><td class="NewsMod" align="center" height="20">网络编辑:陈宇发布时间:2006-8-19 【<script language="java script" src="/Get/pdf/view&#46;asp?d=2006-8-19&p=P3"></script> <a title="点击查看本新闻对应的PDF版面" href="/pdfiles/2006/8/19/cq/p3&#46;pdf" target="_blank"><font color="#ff0000">转到3版</font></a>】 阅读<script src="/Click&#46;asp?NewsID=0681902440520294"></script> 84次【<a href="#">评论</a>】</td></tr><tr><td align="center"><hr noshade="true" size="1" /></td></tr><tr><td class="NewsContent" valign="top" height="480"><p><span id="NewsContent"></span></p><p align="center"><img src="http://www&#46;chinacqsb&#46;com/Files/BeyondPic/0819/31&#46;jpg" border="0" /><br />市领导汪洋、王鸿举等前往菜园坝火车站,为进疆摘棉务工的农民朋友送行记者 钟志兵 摄</p><p>??旱灾造成的损失,打工去找回来。昨日下午5点50分,我市1678名奔赴新疆采棉花的农民工,迎来重庆最高规格的送行——市委书记汪洋、市长王鸿举、副市长陈光国到站台上送行来了。在书记市长的声声叮嘱中,L204次列车驶向新疆。在1700名赴疆采棉花的民工中,女性占了多数。<br /><strong>书记市长高规格送行<br /></strong>??50年一遇的旱灾,晒蔫了农民的庄稼,我市农业生产受灾严重,市救灾办昨日通报,截至昨日,因旱灾造成农业经济损失21&#46;8亿元。在灾情之初,我市就提出了“旱灾损失务工补、生产损失摘棉补”的思路,发动农民进疆摘棉花,旱灾造成的损失,打工去找回来。据悉,第一批已有5&#46;6万民工报名,他们将进疆摘棉。<br />??昨日,来自永川、武隆、铜梁等地的1678名农民工乘坐首趟专列出发。让他们想不到的是,他们平常只能在电视上和报纸上看到的书记和市长送行来了。<br /><strong>声声嘱托让民工落泪</strong><br />??在接见民工代表时,汪洋书记通过民工代表叮嘱说,新疆气候和重庆不同,到了那边,生病了,不要硬抗着,要去看病,该用的钱要用。王鸿举市长郑重的将民工们托付给了新疆建设兵团农八师141团副团长刘彦江。他说,这些都是我们的父老乡亲,希望在那边,多有人性化的管理,福利上好点,如果民工生病了,要多关照多照顾。王市长叮嘱民工代表,到了新疆,要团结互助,打响重庆劳务的牌子,希望大家2个月后能带着2000元现钱回到重庆。书记市长的嘱托感动了在场民工,很多人流下了热泪。<br /><br /><strong>相关新闻<br />书记市长慰问<br />抗旱一线职工<br /></strong>??本报讯 “同志们辛苦了,我们代表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来慰问大家,感谢你们的辛勤工作!”昨晚,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汪洋,市长王鸿举专程赶往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市森林防火指挥部,看望慰问酷暑下坚守岗位的一线职工,希望进一步做好全市抗旱防火工作,努力把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力争为全市抗旱防火工作画上圆满句号。</p><p><strong>真情互动<br />书记市长:平安回来<br />农民兄弟:谢谢关心</strong><br />??昨日下午5点40分,天气闷热,L204次列车待发,民工们已经登上火车。54岁的李长学坐在12号车厢的窗旁。她所在的村子正遭受着一场百年未遇的干旱,玉米、红苕死完了,连竹子都干死了,两亩水稻只收了不到一千斤谷子,打出来的都是半截米,一箩谷子(约60斤)才打出二三十斤米,以前要出四五十斤的。怎么办?她天天急,直到有一天乡里的干部说到新疆摘棉花把损失补回来。<br />??站台上的人突然多了起来,李长学和大家一样把头伸出去看,她认识,是书记和市长,电视里见过的,有人在外面喊,书记市长送你们来了。李长学也学着大家摇摇手,探出身子,她看见书记和市长走过一个个车窗,和民工告别,她还听见汪洋书记和一个民工开玩笑。不久,市领导来到了自己车窗门口,汪书记还拿起了她喝茶的旧杯子看了看,汪书记看着她笑了笑,点了点头,但她不敢说话。<br />??5点50分,列车徐徐启动了,风声中传来市领导“高高兴兴出去,平平安安回来”的祝福声。一节节车厢从书记市长旁边呼啸而过,突然,一个身穿蓝色衣服的男子探出头来,对着书记市长大声喊道:“谢谢关心!再见,领导辛苦了!”<br />??在书记市长声声叮嘱中,L204次列车奔向乌鲁木齐,他们将在那里以另外的方式和旱魔做斗争。<br />本组记者 谭柯 金蓉 实习生 周露 余音潼 采写</p><p><strong>相关链接<br />带着50元赴新疆<br /></strong>??昨日下午3点,重庆火车站,永川双竹镇凤龙村村民蒋军告诉记者,想到出门在外,自己准备多带点钱和东西,政府工作人员说,只带少量的钱和一些换洗的衣服就行,到新疆住宿免费,小的生活用品都准备好了。<br />??“我还算带得多的,你看看他,身上只带了50元!”蒋军说的是同村的郑华年,老郑告诉记者,自己准备了300元钱,干部说,火车是专列,车费政府出了,18号下午上火车,74小时后到新疆,从25日开始,便摘棉花,钱就出来了,我就留了250元给儿子,只带了50元就来了。</p></td></tr></tbody></table>

亮翁 发表于 2006-8-19 15:03:13

50年一遇的大旱灾被咱家汪洋书记碰上了,
咱们都给他鼓鼓劲,
祝愿他带领全重庆市人民,早日战胜灾害,恢复生产!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书记市长前来送行 赴疆民工感动落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