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封林本家一个小问题:祥公--惠武、惠金、惠聪他们到底为几世
封林本家,你好!最近突然对家谱一事有点感兴趣,又看到你发来信息了解我们均为祥公之后,倍感荣幸!看到你发的一些贴之后,有一个小问题特别想请教你一下,祥公--(惠武、惠金、惠聪三兄弟)他们到底为几世?从家谱中查阅惠金(仁甫公入川始祖)为七十五世。下面粘贴你之前所发过的贴;
1、封林世系图
爽公支系
56世 道安
57世 濆
58世 中元
59世 敬逢
60世 延之
61世惟厚
62世 元凤
63世 絿
64世希闵
65世 介然
66世 岱
67世 沆
68世 辅(通谱无辅公)
69世 汝颖
70世 棨
71世 涯 ,子二: 登一、富二
72世 登一
73世 景二
74世 贤(省二) ,子二:胜、祥
75世 祥 ,子三:惠武、惠金、惠聪
76世 惠武 ,子二新洲祥公系支谱七十四世“三公”迁徙图
祥公支:
六十八世,汝颖公,居饶州。
六十九世,棨公,晚年携长子涯偈婺源墓遂留。
七 十世,涯公,乱世家贫,由婺(源)归饶(州)东门习技勇以自给。
七十一世,登一公,元末由饶(州)迁湖广黄州府蕲州府,再迁黄冈还和乡上栗子园。
七十二世,景二公,居黄冈还和乡。
七十三世,省二(贤)公,由黄冈还和乡迁旧洲北门(今新洲邾城街龙桥村)。
七十四世,祥公,于永乐年间(约公元一四零三年)由新洲北门迁居汪集安仁湖西壤之彭陈畈。
以上请见红色字体,谢谢!74世 75世 76世 77世 78世 79世 80世74世 75世 76世 77世 78世 79世 80世 祥—I惠武—I如清—I九霄 —I 以量—I大溶—I廷富止 I I I I I大虎—I 廷赞止 I I I I I大荣—I廷贤止 I I I I 以富—I大经—I 廷福、廷禄、廷栋、廷祐、廷祉止 I I I I大魁—I止 I I I I 大珍—I廷泮后不可考 I I I I大陞—I廷任后不可考 I I I I大英—I廷风止 I I I I大成—I廷沼 I I I I 大熙—I廷宁、廷洛 I I I I 大宇—I廷濠 I I I 九宸 —I以仁—I大宏 谱缺 I I I I大湛—I廷用 I I I以智—I止 I I I以公—I止 I I 如溪—I九州 —I止 I I九龄 —I以华—I大海—I廷辅 I I I I I廷弼后迁罗田 I I I I I廷尧子胜儿卒 I I I I I廷舜(谱缺) I I I I大湖—I廷秀(谱缺) I I I I I廷重(谱缺) I I I I大源—I止 I I I以权—I大爵—I廷泽、廷哲(谱缺) I I I I大禄 谱缺 I I I I大理 谱缺 I I I以政 后不可考 I I I以珍 后不可考 I I九昇 —I以秀—I大才—I廷相 I I I大用—I廷槐(谱缺) I I I I廷仕止 I I I I廷鸾(谱缺) I I I I廷对(谱缺) I I I大伦—I止 I I九思 —I以庆—I大方—I廷言、廷文 I I I以文—I大贤—I 廷谏、廷咏止、庭诲 I I I以节—I止 I I I以泰—I大显—I廷器 I I I I I 廷臣 I I I I大良—I廷简止 I I I以伦—I大儒—I廷焕 I I I I大学—I止 I I I以佐—I大官—I止 I I I大理—I止 I I 九重 —I以昌—I止 I I以龙—I大武—I廷理、廷瑞、廷玮、廷瑚、廷璋 I I 以彪—I 大韶—I廷立、廷荣、廷守、廷裕止、廷杨止 I I I大章—I廷彩 I I I I廷彦 I I I大渊—I廷选、廷进、廷达止、廷迁止、廷逸(谱缺)、廷迪止、廷述止、廷逵 I I以熊—I 大宾—I止 I I I大质—I廷禹 I I I大仁—I廷任、廷尚子二止 I I I大川—I廷取、廷美 I I I 大广—I廷科止、廷第、廷甲 I I以凤—I大器—I廷春 I I I大邵—I廷举、廷会止、廷凯 I I I大策—I廷椿止、廷梓止、廷光、廷节止、养成子一止 I I I大化—I廷忠、廷恕止 I I I大试—I廷望、廷瞻、廷仰止、廷伊 I I I大?动下4点—I廷奇、廷习止 I I以鸾—I大聘—I廷皋 I I 以鲲—I大训—I廷树、廷极子一止、廷校止、廷模、廷祀 I I大诰—I廷贵、源周、廷枢 I I大诏—I廷法 I I大让—I廷?(谱缺) I惠金—I 润、亮 迁四川 I 惠聪—I如源—I九澄 —I以椿—I大佩—I廷宣 I 九涧 —I以松—I大明—I廷陞福—I 惠玉—I 如健 迁江陵 I如立—I九合 —I以远—I大孟—I廷朝、廷北 I以辉—I大祖—I廷诰、廷昌、廷重 I I大良—I止 I以林—I大尧—I廷兴 I大仲—I廷芳、廷贤 I大喜 迁沔阳怀—I 蒲庵 —I 朝? —I 文? —I尚?—I惟宪—I仁?谱载不明74世 75世 76世 77世 78世 79世 80世 兴建本家你好!
祥公应为74世。
我支谱68世辅公应为讹误,所以我在辅公后注明“通谱无辅公”,并在编辑“三公迁徙图”和“涯公世系图”两帖时,把祥公的世代做了纠正。此问题在其它帖子里也有说明,如下帖:
黄冈及周边地区谱牒问题汇集 http://www.iwangs.com/bbs/read.php?tid=24889
一、登一公世系错接。
二、爽公派两个兴一公。
三、尚辉公世系错接。
四、建公派兴一系错名错代
五、爽公派新洲涯公系错代
新洲涯公系贤(省二)公后胜、祥公两支68世辅公,在红安、重庆、贵州等地涯公后各派谱牒及“汪氏通宗世谱”中均无记载。
回 1楼(汪封林) 的帖子
多谢,那看来我们家的谱没有错,惠金公为75世!回 2楼(重庆汪兴建) 的帖子
我也是个新手,很多地方还得多多向你们学习。回 3楼(重庆汪兴建) 的帖子
我上家网也不到两年时间。多看多动手,一定会有进步。 心里面一直有一个想法,宗亲网里面的一些德高望重的前辈们,将我汪姓所有的家谱汇整后从新编排字辈,全国统一,以后我们汪家人走到那里只要自己说一下字辈就知道谁高谁低,这样多好!可以学习曾姓、孔姓等! 能够这样当然更好啊! 统一字派不一定是好事,汪氏这么多人,同时都取一个字,不知要出现多少同名同姓的人,我认为还是维持现状的好,只需近亲的支系统一字派就行了,回 7楼(龙吉) 的帖子
也是,汪氏子孙千千万哈,但我们一定要牢记我们是一家人就好了!回 5楼(重庆汪兴建) 的帖子
我去年初也曾提过类似的建议,后来好多宗亲提出疑义,理由是,若那样办的话,同名的人就太多了。所以汪姓人的字派只能认世,而不能认某个''字'',有时相同的字,世系确差好多代。关键是一定要记着下面四件亊;
一;''天下汪姓一脉承''天下无二汪,我们都是''颍川候''的后裔。
二;莫忘了''四十四世祖大唐越国公汪华''他也是我们共同的先祖。
三;''黄山汪华文化研究会''是目前研究汪氏文化的权威机构。''汪氏宗亲网''是我们家人联系的桥樑,也是为寻根问祖提供资料的宝库。
四;分别把各个支系的族谱等项亊宜办好。最后;汇支流成大海,汪氏将前程无量也!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