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姓郡望一平阳与新泰
新泰古称平阳,春秋鲁邑,在山东新泰县西北,《春秋·宣公八年》“城平阳。”汉置东平阳县,应劭曰,河东有平阳,故此加东,后汉省。即公元前601年,鲁宣公建平阳城。
根据当代史家的最新研究:上古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多与新泰一地有着密切的关系。如黄帝,多与新泰一地有着密切的关系。如黄帝轩辕氏部族以龟为图腾,其族主要活动在泰山与汶泗流域,新泰之龟山便是轩辕族的一个地理村标志。世传之尧都平阳,亦当在新泰一带。
周代初期,封周公世子伯禽于曲阜,曰鲁。伯禽向徐戎、淮夷发动大进攻,将鲁国的疆土向东方扩张,使泰山成为鲁国的望山,新泰境的龟山、徂徕、新甫与蒙阴境的蒙山,也都收归鲁国的版图。鲁国所建的平阳邑,故赴在今市区附近,俗称西故城,故新泰又称平阳。虽以后历代的地方行政建置屡有变更,但这里作为新泰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位置却一直没有变动过。
汉朝建立后,继续推行秦之郡县制度,在今新泰境置东平阳县,属兖州泰山郡,故城在今市城南部,俗称南故城。与此同时还在今县西境设置两县,一为梁父,一为柴城。梁父县置于汉武帝时,故赴在今天宝镇古城村,今城垣尚存。柴城故城在今柴城村。
魏晋时期, 三国鼎立,新泰在魏境。魏沿置东平阳县,仍属兖州泰山郡。 晋朝代魏后,羊祜取新甫山、泰山之首字,表败平阳为新泰县,属泰山郡。自此开始出现新泰之名,并一直沿用至今。
古代记载籍贯为平阳的主要名人有:鲍叔牙,齐国大夫,以知人善任著称。史记鲁国平阳人 (今新泰市汶南镇鲍庄) 。羊祜,字叔子,西晋政治家、军事家。史记泰山郡平阳人(今新泰市)。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