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墨斋与戏曲《打龙门》
汪墨斋与戏曲《打龙门》清朝末年,江南一带曾流传书生打龙门的故事。说的是江南一位书生参加科考,入考时考场大门已落 锁。 书生愤然砸开大门,差点被处斩。江西彭泽县地方高腔根据这个故事编了一出戏叫《打龙门》,后来 又被 安徽一地方剧团改编成黄梅戏,在九江、安庆一带广泛传唱。而剧中主人公书生就是彭泽县黄岭乡清 末秀 才汪墨斋。
汪墨斋又名汪少殿,光绪年间人。出生于彭泽县黄岭乡新屋汪村,是道光癸巳科状元汪鸣相的嫡孙。因为 他性格桀骜不驯,喜欢打抱不平,加上家世,没有人敢招惹他。
汪墨斋虽然天资很好,但读书并不十分用功,两次科考铩羽而归,但他并不气馁。朋友劝他说:“你 爷爷 的门生故旧有不少人在朝做官,何不走走捷径,让他们提携提携?”汪墨斋说:“靠祖宗荫庇混个一 官半 职不是不可以,终没有自己考来的光荣。”
光绪某年,又逢科考。汪墨斋秣马厉兵准备大战考场。途中他结识了湖口、都昌几个考生,来到浔阳古城, 他们决定临考前放松放松。于是携手登锁江楼,游琵琶亭,访能仁寺,观鼓浪井,一路来到悦客酒 家,席 间猜拳行令,杯盏交错,不亦乐乎,几人把参加考试的正事给忘了。待杯盏狼藉时,早已红日西沉, 大家 赶紧预备连夜入场。没想到本届入场时间比上届稍有提前。点名时,考场工作人员见以下几位无人应 卯, 以为缺考,就关门了。几个考生不知所措,汪墨斋并不看重功名。不过,大家既然推他为长兄就必须 拿出 长兄的派头,顿时一股无名火窜上心头,乘着酒性一下子砸开锁,然后踹开大门。
大清朝规矩,考生入场后大门要落锁加闩,除非圣旨下来,否则不能开门。胆敢闯考场者按大清律例斩 无赦。汪墨斋砸开考场大门是自科考以来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事,考场工作人员一面向主考官汇报,一面捉拿 闹事的考生。他们把汪墨斋五花大绑,待主考官前来处置。主考官亲临现场后发现,闹市考生中有人手提 一盏状元及第的纱灯不免心生疑窦。一盘问方知汪墨斋是道光癸巳科状元汪鸣相的后人。
原来主考官的父亲与汪墨斋的祖父是同榜进士,又一同主持过广西乡试。顾念旧情,便擅自作主将这件 事 情压下来,从轻发落。
科举时代,贫寒学子一经考中便成新贵。所以老百姓称考场大门为龙门。汪墨斋打龙门的事很快流传开来。
当初汪墨斋不过逞一时之快,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件事还编成了剧本,流传后世。
摘自2013,10,30《浔阳晚报》作者:洪应龙
又长见识了!谢谢双子客! 古往今来,确有人情大于王法之亊,而汪墨斋也确实夠幸运啊。谢谢双子客的转载。 我为汪墨斋自强的骨气与叛逆精神叫好,同时也为他的幸运欣慰。
汪墨斋是我汪氏的骄傲!
谢谢洪能、德进两位本家的关注与鼓励! 学习了。谢谢! 江南汪墨斋, 砸得龙门开, 罪依祖德免, 豪气传万代! 引用第5楼亮翁于2013-11-07 15:48发表的 :
江南汪墨斋, 砸得龙门开, 罪依祖德免, 豪气传万代! http://www.iwangs.com/bbs/images/back.gif
亮翁您好!
回 5楼(亮翁) 的帖子
亮翁您好?分别几月,甚念。今覌佳作,自不量力,和上一首,权当笑淡,助兴而己。
亮翁誇墨斋,
皆因爱人才;
酒壮英雄胆,
何惧门不开。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