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封林 发表于 2014-3-19 22:26:58

休寧邑藏溪世譜序

本帖最后由 汪高山兵官 于 2015-10-15 09:35 编辑

       天地間至難得者人,人能宏乎道。至尊者道,道不外乎人;至貴者德,德之行莫先於親親長長。親之長之,則人道明矣。此譜之所以為人道而作者也。曰:“自明德睦族,明物察倫,厥後設庠序、制宗法。”故人道明教化,洽非後世所能及也。乃一變而至借鋤取箒,再變而鬩墙麀聚,五典之教,天倫之統,果何在乎?至若崇韜之拜,則又匪貽笑後世者乎?子朱子者出,酌古凖今,著為《家禮》,以植世道。其所以正名分、別尊卑,敬宗睦族之道,親親長長之義,燦然具載。而歐與蘇亦為作家譜,以統族屬。聞其風而興起者,莫不有嗣以祀其先,有譜以正其名分。若吾藏溪宗賢元茂氏,以是存心,嘗稽其祖之所自出,與夫支之所由分,萃為一編,朱夫子序之。繼而產達、永鎮氏,因其舊簡而新之,則周戶部、楊太史為之序。逮今之賢裔,曰英發、勲珽、忠弼、雋氏,慮其世遠族蕃,妄認本源,奮然協力,一如諸先之志,續訂成編。以余同宗,需余冠諸編首。且余致政,欲舉天下之族,通而一之者之新建。與諸宗賢舊譜,始灼知藏溪之汪,出自越公第八子俊公之六世孫太三府君言,遷自黃墩,而家藏溪。藏溪之族幾千百人,鳴呼!會千百人于一家,統千百于一人,世次有圖,支系有派,同異有辨,文獻有録。世次圖而天倫有統,支派分而尊卑有序。辨其異,雖富貴而有所不與;致其同,雖貧賤而有所不遺。錄文以稽其行,昭賢以勵其俗,誠有補于道教者矣。吁!藏溪汪氏之譜,不有諸先則無以創其始,徵是賢裔則無以遂其終,非知之明、行之篤者乎?此又弗可以見天理民彝之不可泯焉者乎?是為序。

峕 嘉靖丙申夏五月旣望         賜進士第
光禄大夫柱國少傅兼太子太傅吏部尚書
兼兵部尚書國史總裁致仕宗屬蓉東鋐撰
(汪重九标点 汪封林校核)
感觉标点还有点问题,请大家讨论一下!

汪福文 发表于 2014-3-20 18:44:55

本帖最后由 汪高山兵官 于 2015-10-15 09:35 编辑

且看这样如何?
1.繼而產達、永鎮氏,——繼而產達永鎮氏,
2.且余致政,欲舉天下之族,通而一之者之新建。與諸宗賢舊譜,始灼知藏溪之汪,出自越公第八子俊公之六世孫太三府君言,遷自黃墩,而家藏溪。——且余致政,欲舉天下之族通而一之者之新建與諸宗賢舊譜,始灼知藏溪之汪,出自越公第八子俊公之六世孫太三府君,言遷自黃墩,而家藏溪。

汪封林 发表于 2014-3-21 10:41:52

本帖最后由 汪高山兵官 于 2015-10-15 09:35 编辑

经大师指点,更正如下:

       天地間至難得者人,人能宏乎道。至尊者道,道不外乎人。至貴者德,德之行莫先於親親長長。親之長之,則人道明矣,此譜之所以為人道而作者也。曰:“自明德睦族,明物察倫,厥後設庠序、制宗法。”故人道明教化,洽非後世所能及也。乃一變而至借鋤取箒,再變而鬩墙麀聚,五典之教,天倫之統,果何在乎?至若崇韜之拜,則又匪貽笑後世者乎?子朱子者出,酌古凖今,著為《家禮》,以植世道。其所以正名分、別尊卑,敬宗睦族之道,親親長長之義,燦然具載。而歐與蘇亦為作家譜,以統族屬。聞其風而興起者,莫不有嗣以祀其先,有譜以正其名分。若吾藏溪宗賢元茂氏,以是存心,嘗稽其祖之所自出,與夫支之所由分,萃為一編,朱夫子序之。繼而產達、永鎮氏,因其舊簡而新之,則周戶部、楊太史為之序。逮今之賢裔,曰英發、勲珽、忠弼、雋氏,慮其世遠族蕃,妄認本源,奮然協力,一如諸先之志,續訂成編。以余同宗,需余冠諸編首。且余致政,欲舉天下之族,通而一之者之新建,與諸宗賢舊譜,始灼知藏溪之汪,出自越公第八子俊公之六世孫太三府君言,遷自黃墩,而家藏溪。藏溪之族幾千百人,鳴呼!會千百人于一家,統千百于一人,世次有圖,支系有派,同異有辨,文獻有録。世次圖而天倫有統,支派分而尊卑有序。辨其異,雖富貴而有所不與;致其同,雖貧賤而有所不遺。錄文以稽其行,昭賢以勵其俗,誠\有補于道教者矣。吁!藏溪汪氏之譜,不有諸先則無以創其始,徵是賢裔則無以遂其終,非知之明、行之篤者乎?此又弗可以見天理、民彝之不可泯焉者乎?是為序。

汪封林 发表于 2014-3-21 10:51:47

回 1楼(汪福文) 的帖子

本帖最后由 汪高山兵官 于 2015-10-15 09:35 编辑

產達、永鎮,为名讳;越公第八子俊公之六世孫太三府君言,言,亦为名讳。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休寧邑藏溪世譜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