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陕西亮 发表于 2011-2-3 15:15:37

回 8楼(啊东) 的帖子

多联系,我们也是从安康五里到旬阳的?我的QQ是346109305

汪忠群 发表于 2011-5-18 16:10:34

回 汉水纤夫之贴

我是陕西安康汉阴县人,现正组织续编汪氏家谱,目前正在进行人口统计工作,我们是清乾隆初年来到陕西的,来陕一世汪公汪振河是汪氏第79代孙,至今已历10代,其字辈是:恭、佰、祥、庭、子、汝、尚、序、振、文、名、能、秉、祖、德、忠、厚、继、家、申,后面还有40辈,我们老籍是安徽潜山县,我是忠字辈,字群,望陕南本支汪姓看次贴后迅速相互告知,以便联系统计。电话:13379355063

汪忠群 发表于 2011-5-18 16:37:20

回三楼帖

我是陕西安康汉阴县人,现正组织续编汪氏家谱,目前正在进行人口统计工作,我们是清乾隆初年来到陕西的,来陕一世汪公汪振河是汪氏第79代孙,至今已历10代,其字辈是:恭、佰、祥、庭、子、汝、尚、序、振、文、名、能、秉、祖、德、忠、厚、继、家、申,后面还有40辈,我们老籍是安徽潜山县,我是忠字辈,字群,望陕南本支汪姓看次贴后迅速相互告知,以便联系统计。电话:13379355063

汪乐志祥 发表于 2011-5-18 20:56:01

你好!本家,我家在贵池梅龙,这几年贵池在疯狂的搞开发,要回家看看,尽快早的呀!故乡的山水!从卫星地图和汪氏宗亲网上贵池有青通河边,靠近大通的下陆(塘)汪家,靠近斗龙山的龙山汪家,靠近九华河和长江的汪冲,汪家村,靠近齐山的荫水汪家,靠近九华山后山的茶溪汪家,梅村汪家,靠近李阳河和长江的李阳汪家等等

汪忠群 发表于 2011-6-26 10:19:53

回2楼贴:0楼贴中说的概况基本正确,且说的是陕南汉阴县的汪姓一支,但迁徙时间不对,应是清乾隆29年,家谱上写得很清楚。字辈也有错处,正确的应为:明能秉祖德,忠厚继家申。

chinawang 发表于 2011-7-20 17:53:55

引用楼主汉水纤夫于2006-09-07 11:14发表的 迁居陕南的贵池汪氏 :
安徽贵池移民汪氏,陕南人皆称其为“江南人”。据汪氏族人现存长辈口述,其祖籍为安徽省长江以南的贵池县 ,其迁居陕南已经八代。据考,汪氏西迁约在咸丰初年。咸丰三年(1853),太平军由汉口沿长江东下,连续攻占九江、安庆,逼近南京,各地人民武装斗争风起云涌。清王朝在调集军队对太平军进行围攻堵截的同时,又大量招募“义勇”,组织团练,燃起战火。江南广大地区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人民群众为逃避战乱,纷纷结队流徙,走避他乡。贵池与安庆一江之隔,正处于兵燹冲途,汪氏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辗转来到陕南的。第一代定居于兴安府汉阴厅城厢之西坛,第二代即分居于城东之白庙乡,后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又陆续迁移至汉阴东区蒲溪铺庵沟及北区铁佛寺之水田乡,在这里分别修建了江南风格的一正两厦三合大院,其特征为靠山面水,正面有石坎照壁,院内植桂花树,其冠如伞,可覆盖十余米之宽。汪氏的派语是:

文明秉祖德,忠厚继家声。

贵池汪氏后裔现已繁衍至“继”字派,其中一部分人已走出山坳,向外地发展。希望贵池的同宗提供更加详细的资料. http://www.iwangs.com/bbs/images/back.gif

我正是陕西汉阴人,“忠”字辈,希望贵池的同宗提供更加详细的资料,QQ:514510832

chinawang 发表于 2013-5-28 19:21:27

加强本家亲情互动,光大汪氏家族事业! 汪氏宗亲陕西群   QQ群:336253188
我们是清乾隆29年来到陕西安康汉阴县,来陕一世汪公汪振河是汪氏第79代孙,至今已历10代,其字辈是:恭、佰、祥、庭、子、汝、尚、序、振、文、明、能、秉、祖、德、忠、厚、继、家、申,后面还有40辈,我们老籍是安徽新建迁泾溪(川)迁潜山县再迁陕西的。

汪忠群 发表于 2013-5-30 17:02:10

Re:迁居陕南的贵池汪氏回复16楼

我们是清乾隆29年来到陕西安康汉阴县,来陕一世汪公汪振河是汪氏第79代孙,至今已历10代,其字辈是:恭、佰、祥、庭、子、汝、尚、序、振、文、明、能、秉、祖、德、忠、厚、继、家、声,后面还有40辈,我们老籍是安徽新建迁泾溪(川)迁潜山县再迁陕西的。续编汪氏家谱工作已进行到新老谱对接阶段了,你名字是?字辈是?电话是?人口登记了没有?赶快把你全家人口出生年月日家庭状况、主要业绩,两寸半身彩照电子版邮件传来!不然就赶不上几十年一遇的续谱机会了;还有叔辈家族吗?再通知一下!我的电话是15399155959;邮箱:1060526586 ;汪忠群发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迁居陕南的贵池汪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