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現在最关心的就是汪姓的起源问题,最烦的就是一些外姓人的信口雌黄,最想听的就是汪姓的专家学者及研究汪氏族谱的才子们的发言。谢谢您们! 姓氏大量产生的时代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尤其是春秋时期。春秋时代,姓氏分得比较清楚,到了战国很多氏变成姓了,姓氏越来越难分。到了秦汉姓氏合一了。
“姓”有“别婚姻”的作用,氏有“明贵贱”的功能。先秦时期,只有贵族才有氏,天子封子弟为诸侯,诸侯分封子弟为卿大夫,都要赐氏。一般以受封赐的国名为氏。也有以官爵、居处或先祖的字为氏。 按照宗法制度,王孙的儿子不再是王室,公孙的儿子也不再是公室,必须另立门户了。另立门户有两种情况,如果这家公子公孙没有立下什么功劳,那他的子孙从此就成为“庶人”,普通平民了。如果功绩足够,就可以“赐氏”,保持世代贵族的身分。“赐氏”的方法,用封地名,或用“公子某”的名作为氏
所以,姬诵成人后,不再属于公族,即王室成员,要离开王室独立生活,要赐“氏”是很正常的。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