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小胜 发表于 2015-4-5 13:57:10

浠水汪氏元受公支系入《通谱》的说明

关于汪氏元受公支系入《中华汪氏通宗世谱》的说明汪晓胜受汪寿平之托各位汪氏宗亲:又逢中华盛世,黄山市汪华文华研究会通宗世谱编修室正在编修《中华汪氏通宗世谱》。本次编修《中华汪氏通宗世谱》是距上次清朝乾隆四十年汪玑编修的全国性的《汪氏通宗世谱》已有240年。“九李十八张,天下无二汪”,据全国汪氏谱牒记载,全国汪氏基本都是出自颍川候姬汪,全国汪氏绝大多数都是越、开二公后裔。象这样全国性的通谱一般一百多年到二百多年才能大修一次。这次参加3月29号在安徽举行的“汪华文化节暨清明汪王祭”活动,有幸遇到了青台汪寿平(元受公支下)本家,也知道了正在编修《中华汪氏通宗世谱》,汪寿平也感到机会难得,责任所在,极力推崇汪氏浠水支系要入《通谱》。然而,要入《通谱》又面临两大问题:一是,我们浠水汪氏16大支系距上次93年合修谱已有二十几年,现在也可以续(修)谱了,续谱之后再入《通谱》是最理想。可是,要是续谱没三五年的时间是难以完成,三五年之后,《通谱》编修室的人马、这套班子还在不在就难说了。二是,如果不续谱,将九三年的《合修谱》入《通谱》,又有点遗憾。各位汪氏宗亲,我在“汪氏宗亲网”上查找所有谱牒资料,我们元受公支系(含合修谱召翼公支下)历经元、明、清三朝都未参加《汪氏通宗世谱》。估计这里有历史特定的原因,有待考证、研究。如果我们这次还不参加《中华汪氏通宗世谱》,我们的后人更难以正脉,我们将上对不起先祖,下对不起子孙。这次遇到汪寿平,他又乐意为家族做事,他极力委托我将此事促成,鉴于此,我与汪寿平“家门爹”商量:①先把九三年的谱入《通谱》再说,能与浠水16大支系一起入《通谱》更好,不能与浠水16大支系一起入《通谱》的话,我们先把元受公支系入《通谱》,将编修《中华通宗世谱》这个情况通知其他15支系,让其他15支系自己决定如何入《通谱》。②我顺便回家委托湾的合适的长者联络上元受公支系宗亲代表,约定合适的时间,由汪寿平出面统一各方意见。意见统一后,我和汪寿平再与“中华通宗世谱”编修室接头。在接受汪寿平委托之后,我就思索合适的人选。说真的,做这样的事,要选德高望重和热心家族事业的人方可,在我熟悉的族人当中,我大脑里有两个人选,我首先找到了本湾的细禅叔,在电脑上给他看了这次徽州祭祖的情况和介绍了入谱情况,他欣然接受联系元受公支系代表。本次入《通谱》主要有两点事宜:1、入《通谱》需收红丁费(不交的不强求;愿多交的,在费用多出后,多余部分捐给编修室或修44世祖墓、45世祖墓。2、《通谱》完工后,需要《通谱》的,要做出计划,自己另外掏钱购买。各位宗亲,具体事项,在代表会上再介绍清楚。                                                                                                                                                       2015、4、2晚 水有源,木有本。家之有谱如国有史、地有志

汪封林 发表于 2015-4-5 14:14:47

小胜,有办法减少遗憾。一方面将上届谱交工作室改编,一方面做新丁登记,然后补上新丁。如此,就不需等新谱完成后再入通谱了。

九华星云 发表于 2015-4-5 14:51:49

本帖最后由 九华星云 于 2015-4-5 19:20 编辑

建议:浠水十六支联修宗谱,与汇入全国通谱、考证祖脉,同步进行,分工合作,以缩短时间。
1,先由一至二人按通谱统一模式,编制简易支谱世系图。先至1993年止,最后增补至2015年止。
2,再由二至三人按合族自选模式,录入电子版详细支谱。先至1993年止,最后增补至2015年止。
3,发动各股代表逐户宣传、收费,并登记、核查后续入谱人的各项资料,以供续修增补之需要。
4,由一人搜集详细宗谱史料,协助我进行祖脉考证。在祖脉存疑情况下,可先按分支编排世序。
5,通谱人丁费极低,只是象征性的,主要还靠志愿捐款维持支出,故通谱室无余款转捐修祖墓。

汪连清 发表于 2015-4-5 16:43:10

小胜本家,你们连接中华汪氏通宗氏谱盛举很好!需望能将浠水十六大支糸的资料发在家网上,看是否与我黄冈支系有无关系,可

汪小胜 发表于 2015-4-5 17:31:22

汪连清 发表于 2015-4-5 16:43
小胜本家,你们连接中华汪氏通宗氏谱盛举很好!需望能将浠水十六大支糸的资料发在家网上,看是否与我黄冈支 ...

浠水十六大支系。建公后2支,达公后1支,爽公后13支(其中,伯彦公、召翼公后3支)

汪小胜 发表于 2015-4-5 17:48:41

本帖最后由 汪小胜 于 2015-4-5 17:50 编辑

汪封林 发表于 2015-4-5 14:14
小胜,有办法减少遗憾。一方面将上届谱交工作室改编,一方面做新丁登记,然后补上新丁。如此,就不需等新谱 ...
谢谢封林家门,我们正在分头工作着,也在想最好的方案。因为都是“业余”,可能需一些时日,但工作已入手了:我已委托湾的(村里)的老人联系元受公支下约20个村庄,也于4月2号——4号在浠水有线电视台做了三天的字幕广告(32个频道同时播出),通知其他15支系。我估计其它15支系原来可能入了《通谱》。元受公支系可能因伯彦历史原因一直没入《通谱》,这次,我们要尽最大努力促成,到时会和你联系。长次“汪王”祭,有幸遇到“亮翁”,也聊了几句,关于伯彦公后人的事,他也认为有疑点。我现在一直留意两宋历史资料和伯彦前、秦桧后的历史。

汪小胜 发表于 2015-4-5 17:51:49

九华星云 发表于 2015-4-5 14:51
建议:浠水十六股联修支谱,与汇入全国通谱、考证祖脉,同步进行,分工合作,以缩短时间。
1,先由一至二 ...

长富本家,到时我们交上家谱资料,在“正脉”这块可能还真少不了你。

汪作文 发表于 2015-4-5 18:44:27

小胜本家行动真快啊,黄山一别才几天,进展如此神速,已经很不容易了。。

汪小胜 发表于 2015-4-5 19:21:46

汪作文 发表于 2015-4-5 18:44
小胜本家行动真快啊,黄山一别才几天,进展如此神速,已经很不容易了。。

:lol你看到我的网名没?“飞沙走石”是么样子的?
没时间啊!在家就那么几天,还得出来打工啊!!!命苦!哪象你天天有老婆催你睡觉。;P

汪中岗 发表于 2015-4-5 19:25:59

祝浠水十六支脉联修支谱,与汇入全国通谱早日成功!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浠水汪氏元受公支系入《通谱》的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