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华星云 发表于 2016-2-4 20:45:36

《汪氏通宗世谱》29—001

九华星云 发表于 2016-2-6 09:30:58

本帖最后由 九华星云 于 2016-2-6 09:42 编辑

    《休宁名族志》之汪氏石砘篇、《灌南汪氏合修谱》之石砘支系,均将“石砘令礼公支系”错接为建公支下,《汪氏通宗世谱》有多篇谱序及按语均详载为爽公支景瑞公下琏公支系,《黄陂辨》更为清晰地说明了问题。因渊公四子元功公(行五)一支后人外迁后搭修建公支谱,使其缺载于爽公支黄陂谱系,故《汪氏通宗世谱》缺录“五公支系”。

汪子涵 发表于 2016-2-6 17:09:43

本帖最后由 汪子涵 于 2016-2-6 17:14 编辑

建公支系、爽公支系,已经乱套了,有很多建公支系接在爽公支系下面,也有很多爽公支系接在建公支系下面。

现在是要找出究竟是在 哪个环节(休宁名族志是根据啥资料编写的)什么原因出的差错?以使下一次续修家谱的时候及时更正!

九华星云 发表于 2016-2-6 19:19:43

本帖最后由 九华星云 于 2016-2-8 22:35 编辑

    我分析:《休宁名族志》之汪氏石砘篇,很可能就是录自原始版《石砘支谱》,而后来的《黄陂支谱》和《通宗世谱》对其祖脉错误进行了纠偏归正,但外迁的“五公(元功公)支系”却一直未得到纠错校正。

    令礼公迁石砘应处于长期战乱年代,过很多代人后才创修族谱,因某种原因一时失知黄陂支系谱脉的真谛,错将建公支63世“承初公”与爽公支62世“令礼公”混为一谈。之前就有49世景瑞与璹公支下的混淆。

九华星云 发表于 2016-2-8 22:40:45

    感谢子涵宗亲的帮助和关注,希望有更多宗亲参与研究和讨论。

九华星云 发表于 2016-2-15 22:31:39

本帖最后由 九华星云 于 2016-2-17 20:10 编辑

    汪家均会长今天发来《三百年寻根记》一文以切磋,待修改定稿后另题发表。

九华星云 发表于 2016-2-17 20:12:35

    相关帖《三百年寻根记》http://www.iwangs.com/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2261

汪教生 发表于 2016-2-18 21:40:12

本帖最后由 汪教生 于 2016-2-18 21:41 编辑

三百多年的寻根接力,外迁宗族的溯源模范。
两个多月的关键突破,汪氏支谱的考证精品。

九华星云 发表于 2016-2-19 21:26:37

汪教生 发表于 2016-2-18 21:40
三百多年的寻根接力,外迁宗族的溯源模范。
两个多月的关键突破,汪氏支谱的考证精品。

    这个总结可谓很到位,也很准确。

zmwgj 发表于 2016-2-28 11:41:09

本帖最后由 zmwgj 于 2016-2-28 11:46 编辑

浩淼经年索源头,孜孜以求得天助。八旬老翁青云志,不负汪氏万古流。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湖北广水廷元公支系祖脉世系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