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大臣 汪华(建号称吴王 唐封越国公)
汪 华(586-649) 本名世华,字国辅,号英发,隋末农民起义军领袖,登源(今汪村)人。幼年丧父,随母郑氏投靠歙西外公家,不久丧母,9岁为舅父放牛。常与乡邻诸少习拳练武,后拜南山和尚罗玄为师,苦练刀枪弓箭,武艺超群。大业之乱,参加郡府官军,以英武智勇深得将士的爱戴,平婺源、开拓箬岭山道有功。隋末率众起义,占据歙州,相继攻下宣州、杭州、睦州、婺州和饶州,统兵十万,建号吴王,迁治休宁万安山。隋义宁二年(618)迁歙县乌聊山。汪华为政宽宏,远近爱慕,其时四方大忧十年,6州赖以平安。武德四年(621)九月,派长兄、宣城长史汪铁佛奉表归唐,诏使持节,总管6州诸军事及歙州刺史,封上柱国、越国公。贞观二年(628)奉诏晋京,授为左卫白渠府统军。十七年改忠武军将军,右卫积福府折冲都尉。十八年,太宗征辽,汪华留京任九宫副监。二十三年病殁长安。永徽二年(651)归葬于歙北云岚山,建汪公祠于乌聊山。 此人是我的始祖,我们汪家家谱里记载的的始祖就是汪华,我是河南省濮阳市台前县的,由山西洪桐迁至山东济宁市,后迁至河南省台前县 汪华是我汪氏第四十四世祖! 河南汪勇本家:能否把家谱发到《谱牒世系》中去,让大家学习。 因为你说这个迁徙过程对大家来说非常有意义。徽州——山西——山东——河南<font size=\"2\">濮阳台前</font>。 非常感谢你! 村里的老人说我们也是越国公的后代,我是第九十四代的,可好像我们村取名已经没有走族谱所载的了。我爷爷辈名字里最后一个字都是“样”,父亲一辈最后一个字都是“荣”,到我这一辈,更乱了,我和几个堂兄弟最后一个字都是“松”,但村里同辈的不是了。 春松本家,这样很正常的.我们也是这样,而且我们从明朝的时候就不按照字辈取名了.原因有很多,我想可能是大多数人都没有机会见到族谱的缘故和人头多了不易取吧! 唐封越国三千亩,我也是越国公后代,是的请联系我QQ:286780103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