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翁 发表于 2006-11-20 18:41:20

个人认为,7楼想法甚好,集中时间、集中版块、明确专人,可以尽量减少漏复的情况,只是在具体操作上还须作更细致的考虑。

丹山碧水 发表于 2006-11-20 21:20:18

据九十二岁的老母回忆,我们的宗祠在歙县的竦口(属桂林乡)和绩溪交界的一个地方,(属绩溪管辖)因为父亲年轻时曾去过宗祠,是从竦口走路去的,(当时的交通不便,都是步行。)地名不清楚了。祠堂很大,门口还有两个大水池,都是青石彻成的,还有大樟树,当然,事隔几十年了,又经历了年代的变迁,特别是文革的动乱,估计是早已旧地无存了。只希望绩溪的本家们能够替我了解一下,大概是在什么地方,是否有这么个汪家祠堂。谢谢了!
QQ149686769

汪先进 发表于 2006-12-1 23:52:31

7楼说的,"一个星期一更新."我不赞成

风雨兼程 发表于 2006-12-2 07:35:49

赞同振亮本家的观点。
每个汪氏族人都是主人,都有责任,义务来回复。

汪志林 发表于 2006-12-2 10:02:57

平常大家但凡有些了解家谱的本家,总是自觉和不自觉的在回复和交流,关键是寻跟问祖者,初到总是提供简单的字辈就希望能有理想的答复和结果,实质上要多看基本资料和栏目说明,当然,很多不知道自己家世情况的本家也非常多,必然造成回复交流难度,初次寻根问祖的本家多多包涵哦

hnnywjg 发表于 2006-12-2 12:31:30

<p> 平常大家但凡有些了解家谱的本家,总是自觉和不自觉的在回复和交流,关键是寻跟问祖者,初到总是提供简单的字辈就希望能有理想的答复和结果,实质上要多看基本资料和栏目说明,当然,很多不知道自己家世情况的本家也非常多,必然造成回复交流难度,初次寻根问祖的本家多多包涵哦 </p><p /><p>说的对。</p>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应加大回复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