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复原古城墙拆古民居,歙县毁古行为惹争议
新华网安徽频道 2006年11月27日 08时00分 来源:新安晚报黄山市歙县为了恢复千年古城风貌,决定修复老城区的一段旧城墙。在工程实施中,位于城墙边的一些百年古民居也要拆除。修古城墙一定要拆除古民居吗?歙县此举一时间惹来不少争议。
11月24日,记者来到歙县老城区西门外的古瓮城附近,发现古城墙的修复工程正在施工。城墙外侧立着很多古民居与石板街道。古朴的民居和古香古色的青石板街,很容易就让人找到“徽州”的感觉。
据介绍,城墙下面的这些民居大约建于清朝咸丰及同治时期,也有部分民居建于光绪年间,民居所在的街道名为“潮水门外大街”。按照《皖南古民居保护条例》的规定,其中数幢建于1911年以前的古民居,理应属于保护范畴。
汪裕成家的老房子是其祖父传下来的,建于光绪22年以前,有300多平方米,分三进。该古建筑在解放前曾被作为“胡开文墨庄”,是徽墨的生产与销售地,门楼上“胡开文墨庄”几个字仍然很清晰,具有不可忽视的历史与文化价值。据悉,类似汪裕成家的老房子,这条街上共有4幢,但均在拆除之列。
歙县文物局局长汪利权告诉记者,古城墙瓮城段的修复正在进行,为了让古城墙完整地显露出来,将要被拆除的古民居、古建筑有6000多平方米。拆除后的空地将建成广场与停车场,与附近的陶行知公园、张曙公园连片成文化景观带,“这里也是未来古城旅游的一个主要入口”。汪利权认为,古城墙的修复工程意义重大,城墙下的古民居多数建造于清代末期或民国时期,建筑风格一般、保护价值不高,因此拆除在所难免。
不过,“潮水门外大街”的居民们则称,歙县修复古城墙发展旅游是件好事,但城墙脚下的古建筑未必一定要全部拆除,可以把其中的一些古建筑保留下来,与即将修建的广场和谐并存,是一处不可多得的文化景观。汪裕成痛心地说:“这些古民居这两天就要拆完了,老房子拆了一幢消失一幢,应该尽量保护下来,真正不行还可以异地保护,为什么一定要让它们消失呢?” (吴永泉) 潮水门外大街 当政者为捞取政绩,把文物破坏了,严格地说这种作法是领导上的失误,维修和复原文物应在原地进行,不要改动位置,保持原风原貌才有真正的意义,修停车场为何不另外找一个更合适的地点,非要把车开到市中心来堵道未必就是上策, 哪位本家能与汪裕成联系上,叫他把该县的主管领导请到湘西凤凰来参欢学习,学习凤凰怎样处理古城和新建新城关系的,现歙县的作法就是当年凤凰的作法,吃了不少亏,后来国家派来专家指导,改正了错误,按照专家的指导建设新凤凰,凤凰为复原古城交了不少学费,请歙县有关领导快来凤凰,避免重走凤凰路,我相信歙县古城复原好了应比凤凰漂亮多了, 3楼的意见很重要,前一段时间看凤凰卫视知道有龙吉本家所担心的事! 徽州有一豁嘴上城求医治豁,医生说,只能在耳朵上割一块填补,豁人答应了,医生作了手术,效果也不错。豁人回乡后有意无意总要夸耀自己的鼻子一番。邻人曰:“豁鼻变成豁耳,豁还是豁。你那鼻子可是假冒伪劣产品,我可要举报你。”
拆古民居修古城墙不正如豁人医豁吗? 杭州市的旧城改造初期中也曾拆毁了不少古民居,也曾引起了老百姓的异议,大大降低了政府部门的形象,一段时期群众的意见很大。通过不断整改,不断地吸取群众的意见,采取了群众评估,专家鉴定,各阶层代表合议,才能决定某一间民居可留可拆。只要是超过了五十年以上的房子,都要征求以上程序。歙县的拆迁办亦可来杭取取经,用不着去凤凰城了。那些有了一百多年历史的老房子,拆一幢就少一幢,还谈什么“古徽州”遗迹。请深思!不要成为毁坏历史的罪人。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