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不断,那浓浓的乡情
为播文明越太平,远离桑梓万里行。
桑巴怎媲飞天舞,亚马难牵黄河情。
十载春秋音不改,四十年龄把根寻。
他日衣锦还乡际,不作南柯梦里人。
(太平:太平洋;亚马:亚马孙河 )
一首乡愁诗,呤遍两岸三地;一曲中国娃,唱响大江南北。本家汪明磊先生,从事新闻媒介工作,远渡重洋千万里,出门在外十几春。年过四十,难忘那浓浓的苏州话,难舍那清香的龙井茶,想家了,思亲了,念情了,寻根了。
你,是天边边那树鸡冠花,用华夏文明的光辉,照亮南美苍穹
我,乃山巅巅这株狗尾草,将传统文化的种子,撒遍黔北大地
让我们,共携手,高举三个代表的大旗,同创繁荣昌盛。
让我们,齐并进,奋扬马列主义的风帆,共建社会和谐。
本家,安心工作吧!社会需要你们,祖国不忘你们,亲人思念你们。
本家,你寻根我心情,我将占用论坛的一页,在此发表,请附上你的资料,让众宗了却你的心愿。
最后,祝你过一个快乐的圣诞节。 希望看到本家的寻根资料 汪先進就是比別人先進,三個**(什么都代表不了),一個主*(一張虎皮),呵呵!
感謝先進本家的厚愛,吾擔當不起的。
偶然見到本站,看到那么多的本家在這里,有種回家的感覺。其實不是感覺,是真的回家了。
吾乃生在蘇州,老家當然是在安徽,是歙縣還是績溪就不清楚了,只聽老父(家字輩)早年說過,祖父(汪見笙)曾回鄉修過家譜,不過那是抗戰中的事情了。
能知道家譜最好,無法找到的話,只能留下遺憾一點了。
汪姓相對于其他姓氏來說,可能是個小姓,在我們這里不過三四戶而已,但是卻很大氣和有勇氣,有詩為證,小時候看李白《贈汪倫》里那句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汪姓祖先,豪氣沖天,曾讓我激動很久。
另外一首詩,就是汪兆銘先生的“慷慨過燕市 從容作楚囚 引頸求一快 不負少年頭”至個人生死于度外,此等勇氣和精神,敢說敢做第一人,真乃汪姓的驕傲。(有關汪兆銘后半生各方的見解不同,吾此處無法詳說,只要尊重歷史就行)
兩首詩,一為寫汪,一為汪寫,各有所表,異工同曲,汪姓大都如此吧。
以汪姓為榮,為傲,共勉! 非也,汪氏在我们贵州都很多,我们在当地,还是旺族呀 miguel本家很有见地,赞同 吾問了一下家人,大都不怎麽清楚了,現將知道的附上,那位本家知道的話,告知我,萬分感謝!
什麽時候到蘇州的不知道了,
大約在30年代末和40年代初的時候,老家(歙縣?)修過家譜,我父輩的名字應當有在上面。
祖父 汪見笙(是名還是字不知道了) 妻 吳氏
我父親是 家 字輩的有汪家儁(白也) 汪家學 汪家禮(平也)等
還有,據説祖父上面是三代單傳。
沒有了。
拜托本家們看看家譜,有綫索的話告知我一下,謝謝啦。
这里有广西恭城的本家吗
本帖最后由 汪建彬 于 2016-9-3 12:54 编辑88 希望大家帮帮5楼的忙.我在此替他谢过了!
吾問了一下家人,大都不怎麽清楚了,現將知道的附上,那位本家知道的話,告知我,萬分感謝!
什麽時候到蘇州的不知道了,
大約在30年代末和40年代初的時候,老家(歙縣?)修過家譜,我父輩的名字應當有在上面。
祖父 汪見笙(是名還是字不知道了) 妻 吳氏
.......
是的,希望本家们多关注 還沒有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