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nnywjg 发表于 2006-3-31 21:01:51

汪氏家族在清朝出了四位状元

汪鸣相已有介绍,另外三位是:

汪绎
汪绎,字玉轮,号东山。生于清康熙十年(1671),卒于康熙四十五年(1706)。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状元。授职翰林院修撰,掌修国史。汪绎于康熙三十六年会试得中,因回家奔丧未能殿试。此科恩准补殿试。考中状元。胪唱之日于马上曾口占诗言:“归计讵谋千顷竹,浮生只办十年官。“汪绎历任礼部分校、《朱子全书》纂修。康熙四十二年,任会试同考官。录取了海宁人查慎行等名士。虽自称为官十年,因遭人排挤,作官仅三年便退隐告归。康熙四十四年,帝南巡。令汪绎与翰林汪士鋐赴扬州校刊《全唐诗》。康熙四十五年汪绎患病,不治而亡。


汪应铨
汪应铨,(1685-1745),字杜林,号梅林。生卒年不详。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状元。授职翰林院修撰,掌修国史。后来奉旨入值南书房。汪应铨本应进士馆研习,三年散馆后,方得升迁。然而汪应铨未及散馆,便被破格提为庶子。后几经升迁,官至左春坊赞善。将被升转,因锋芒太露,得罪权贵而遭弹劾。不久,谢职离京,返归故乡。晚年主讲于钟山书院。著有《闲绿斋文摘》、《 容安斋诗集》。

汪如洋
汪如洋,字润民,号云壑。生于清乾隆二十年(1755),卒于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状元。与其外祖父金甡一样,会试、殿试均为第一名。授职翰林院修撰,掌修国史。入值上书房。乾隆五十一年,汪如洋出任山东乡试主考官。提督云南学政。

汪兴吾 发表于 2006-4-20 00:17:43

本家顶尖人物!

khwdl 发表于 2006-7-28 11:01:03

汪道诚(1783—1865年)    字勉旃,号砺轩,乐港里汪人。汪道诚自幼苦练骑射,有“射无不中”之功。嘉庆十二年赴乡试武科,中榜首。十四年应京考,又中榜首,得一甲一名,成武状元。历任乾清门头等侍卫、福建诏安营游击、泉州城守营参将、福州城守副将、天津镇总兵、代理浙江提督、云南提督等官职。在云南任职期间,边寨土司勾结境外少数民族头人叛变,击杀官兵,骚扰边境安宁。汪道诚率精锐进剿,生擒大部叛变头首。汪道诚在云南六年,组织士兵屯田,积余了大批粮食和物资,凡军中士卒遇婚丧事,从中可以领取丰厚的经费,士卒皆感其德。汪道诚年七十退役,随子茹鉴寓居福州。同治四年病逝于闽寓。

khwdl 发表于 2006-7-28 11:02:04

汪道诚是武状元,不算吗?

hnnywjg 发表于 2006-7-28 11:27:07

当然算。 那四位是“文状元”,再加上一位“武状元”,共五位状元。

gzgywjj 发表于 2006-7-28 11:37:58

向祖先学习!!!!

bigsan 发表于 2006-12-13 14:26:08

小时候常听爷爷讲汪道诚考状元的传说:传说中有三件奇事,不过我只记得一件,说的是汪道诚拿一根扁担丢进河里,扁担能立在湍急的河水中一动不动.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汪氏家族在清朝出了四位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