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寻根
我家太平天国时期从歙县迁到苏州,有谁知道我们在歙县的谱系,请告。非常感谢! 以前,汪姓徽商在苏州势力很大,其中苏州评弹中专门有出是讲汪宣的。我们村的家谱有几次是约了其他宗亲在苏州一起做的,具体原因我不是太明白。 欢迎汪平教授来到汪氏家园!望本家抽空多来看看。 “守文继武,诗书孝侯”,汪平教授是“武”字辈。 欢迎汪平教授来到汪氏宗亲网!你的大名我早有耳闻了 父亲没有说过到底从徽州何地迁来,哪一年迁来,迁徙时的境况又怎样。也许他自己也并不清楚这些吧?据史籍载,清咸丰年间,皖南地区成为太平军与清军反复争夺的重要战场。尤其是皖南东部,兵灾过後,居民“什不存一,数十里不见人烟”。其中除了大量死于兵燹瘟疫外,也一定有许多人流离失所,逃往他乡谋生。屈指算来,我的先祖携家远迁,正应在此时,距今已有一百三十来年。可惜从未见到家谱,要想了解当时情景,以及汪家在徽州的根,恐怕是极其困难了。---汪尧峰的文里他介绍的家事也是类似这种这种情况。。。 我的宗谱倒是提了一些关于战乱的史实,只是不太详细。是前辈在倡修宗祠和宗谱时提到的战乱情况。我们的汪氏宗祠曾一度为兵乱摧毁成一片瓦砾废墟。仅将宗谱完整地保存下来。战后,恢复了生产后,一切稳定下来,便重提建祠修谱。合族经过积极筹备,节衣缩食,重修了汪氏宗祠,后续修了《汪氏宗谱》。 欢迎本家的到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