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务官李(汪)少微
在中国的封建社会里,天下所有奇珍异宝只要皇帝喜欢,臣民都必须无偿贡献。歙砚当然不会例外。五代时,歙砚已成为皇帝赏赐臣下的珍物。后梁太祖朱晃曾赐宰相张文蔚、杨涉、薛贻“龙麟目砚”(歙砚的一种)各一方。到了南唐,因元宗皇帝李璟(公元 916年 ~921年)特别喜爱歙砚,曾委任汪少微(南唐歙州即今安微歙县人,制砚名匠)为砚务官,专事监督制歙砚的生产。由于汪少微对制砚颇有研究,制出了一批又一批名砚,受到后主李煜(李璟之子,公元 931年 ~978年)的赏识,赐以“李姓”,故有些史料中称其为“李少微”。李(汪)少微制砚所用的砚石就采自龙尾山,经他手制成的龙尾砚,除具有“温润劲建,发墨之利”的共同特点外,还具有各自不同的天然颜色。比如他进献李后主的一只歙砚———“龙尾砚”,长约一尺,其上琢有 36座山峰,重岩叠峰,千姿百态,玲珑剔透,美不胜收,是一件巧夺天工的艺术珍品,被称为“天下石砚之冠”。
页:
[1]